立即捐款

「与」字不是簡體字

「与」字不是簡體字

圖1. 「与」字最早見於戰國時代的「楚系簡帛文字」

在近年的繁簡之爭中,有些人很喜歡批評大陸的簡化字破壞中國傳統文化,毫無章法。遺憾的是,不少批評者根本沒讀過訓詁之學,只是人云易云、鸚鵡學舌。他們並不知道的是,部份簡化字其實是將過去曾出現過的民間簡體字吸納進去,有些字更是用回本字。

那麼,有什麼簡化字是用回本字呢?其中一個便是「与」字。由於習慣寫傳承字的人都只會用這個「與」字,而大陸的簡化字表以「与」代「與」,便認定它是一種簡寫。其實情況恰恰相反,「与」字是一個本字,「與」字則是由「与」派生出來的孳乳字,意思也跟現在不同,後來「與」跟「与」通假,最後「與」倒過來把「与」吃掉。

根據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小學堂》網站的考據,「与」字實為古字,最早見於戰國時代的「楚系簡帛文字」(見圖1)。據東漢的《說文解字》解釋:「与,賜予也。一勺為与」,將一勺食物給予他人者,与也。可見,「与」字是個會意字,作連接詞跟「及」字同,則是引伸義。

至於「與」字,其實是從「与」字發展出來的孳乳字,《說文》的解釋是「黨與」,即参與結黨之意。從字形結構中我們可以看到,「與」字是從「与」字的基礎上加上了代表形符的「」,這個「舁」字在《說文》的解釋是「共舉」,而這個「舁」字在古文時其實就是一堆手,可見「與」字本是解作参與結黨之事。後來「與」字中的「舁」出現了譌變,成了現在的寫法。雖然大家已難以從「與」字辨認出內含「舁」字,不過大家起碼肯定看到內含「与」字。由此可見,「與」字確實是「与」的派生字,然後「與」字又派生出从與从手的「」字。

鄙生在之前的《「党不黑」與通假》一文中,曾提到「黨」字本來應寫作「攩」,而「黨羽」的「羽」字則本來應該用這個「與」,將「攩與」寫作「黨羽」本身就是一種通假的寫法,傳承字中將「与」寫成「與」則是另一種通假寫法。是故,清代訓詁學家段玉裁在《說文解字》注曰:「與,攩與也,从舁,義取共舉,不同与也。今俗以與代与,與行而与廢矣」。


圖2:段玉裁在《說文解字》補注,表明「与」跟「與」通假

事實再次證明,在漢字演變的過程中,同音通假的情況經常出現,有時會因通假而簡化,如將「攩與」通假成「黨羽」,有時則是用一個筆劃更多的字代替本字,如將「与」寫成「與」。若從字義的角度來說,傳承字通假作「與」也不太合符字義,加上「舁」查實是一種不必要適繁化,現在大陸簡化字用回本字的「与」,反而更加合理。

最後但不能不說,「与」字作為本字,在歷代典籍如宋代的《廣韻》,或清代的《康熙字典》之中,均沒被當作俗字異體,《廣韻》更標明跟「與」字同。民國時代推出的《第一批簡體字表》中,也主張用回這個「与」字。嚴格來說,純粹把「与」字當作大陸的簡化字,或簡體字均是錯誤的,它查實是一個本字,是傳承字的一部分,頂多被當作「與」的同義字。


圖3:民國在1935年的《第一批簡體字表》中,曾主張用回「与」替代「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