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由孟加拉看香港民主問題

由孟加拉看香港民主問題

孟加拉近年成立專門法庭對曾阻止國家獨立的人士進行一連串審判。去年十月,孟加拉國際戰犯法庭(International Crimes Tribunal)裁定伊斯蘭大會黨(Bangladesh Jamaat-e-lslami)領袖尼札米(Motiur Rahman Nizami)於孟加拉獨立戰爭期間犯下謀殺、強姦、使用酷刑等戰爭罪行,判處死刑。

孟加拉獨立戰爭期間(1971年3月至12月),估計死亡人數達300萬,被強姦的婦女有20萬,是20世紀最慘酷的戰爭之一。巴基斯坦對於爭取獨立的孟加拉人採取血腥鎮壓,直到印度派兵增援孟加拉,巴基斯坦先告戰敗,孟加拉獨立成功。當時伊斯蘭大會黨反對獨立,協助巴基斯坦中央政府對抗爭取獨立的孟加拉人。雖然四十年過去,失去摰親的人還是耿耿於懷,希望當年的犯罪分子都能被定罪。總理哈西娜(Sheikh Hasina)於2010年成立了際戰犯法庭進行審訊,不過似乎針對的都是反對黨領袖,難免被人批評是借刀殺人,過程亦受到國際民間組織質疑是否乎合國際刑事標準。

早前美國出版了一本書,講述當年總統尼克遜(Richard Nixon)和國務卿基辛格(Henry Kissinger)為了美國的利益而放棄干預在孟加拉發生的罪行。作者從解密文件得知,當年美國駐孟加拉、印度和巴基斯坦大使都分別講及此次暴行,亦建議美國政府干預。駐孟加拉大使發出的電報中,更有講述軍人如何衝入達卡大學(University of Dhaka),肆意殺害師生。但認為尼克遜和基辛格因為政治考慮,背棄美國一直聲稱主導外交的價值觀──人道主義。

當年美國政府支持巴基斯坦政府,而印度和蘇聯結盟。諷刺的是印度是民主政體,而巴基斯坦則是軍人獨裁政府。最重要的一點是,當年尼克遜和基辛格都希望透過巴基斯坦總統與中國展開談判修補關係。1971年3月,孟加拉獨立戰爭爆發,同年7月基辛格祕密訪問北京,與總理周恩來商談中美建交。在這個背景之下,美國高層決定不干預孟加拉問題。

讀到這段歷史,令我聯想到今天所說的「外國勢力干預」,背後原是脆弱不堪,多少有點心寒。美國政府大部分時間都是先考慮自身利益,而不是所聲稱的價值。這並不代表那些價值不值得支持,而是落實的時候,完全不會主導他們的外交決定。

其實過去中國政府因為美國這些政治考量都得益不少,而孟加拉民眾不是唯一的犧牲者,如當年美國亦背棄台灣與北京建交。這段歷史亦提醒我們,爭取民主必須靠自身民眾醒覺,現在的民主運動亦應如此,因為外國勢力會考慮能從中央政府獲得利益,而無權無勢的人民又如何能提供任何利益予外國勢力?有了這個認識之後,我更加相信以「外國勢力」、「國家安全」為由反對香港人爭取民主,只不過是藉口,真正目的是保障少數人的政治和經濟地位。不過我們仍須努力,不可灰心,因為就算這一代領導人不讓我們有民主發展,但如民眾已經醒覺,總有一天可以達到目標。

(本文原為商業電台聲音專欄《評天下‧莊陳有》,此為文字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