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批判思考用得其所才有積極意義

批判思考用得其所才有積極意義

早在蘇格拉底時代,思考已不是一門陌生的學問。戰後教育普及,近代學校強調訓練學生批判思維,它的發展更如雨後春筍,彷彿成為每個人的必備技能。

按字面解釋,批判思考凡指對事物抱有懷疑態度和批判性的思維模式。因此一般人論及批判思考往往由「批判」一詞切入,執著於批判性一環。然而,跳脫文字的表面意涵,批判思考是以不斷反思達致合理判斷事物和想法的一種思維模式,意即以積極的態度審視真偽對錯。在現代社會,擁有思考能力的人對外來想法鮮有「照單全收」的傾向。對不同想法和陌生的事物,批判性通常內建在思路當中。故過份著重思考上的批判性亦無助我們客觀瞭解事物,更可能令人容易忽略對批判思考的全面理解和運用。

對於一個能夠獨立思考的人,批判思考的對象應該是自己,而非別人。由於我們的立場和想法往往經過長時間形成,到達某個時點已經變得容易繞過我們的合理質疑和審慎判斷,故此建基於既定想法的事物難免成為無過濾,容易跌入思維陷阱的獵物。在確認偏誤(confirmation bias)的心理驅使下,一般人對符合個人認知的事物更會掉以輕心,甚至認為是理所當然;不切合的就忽略和漠視。即使腳下的沙土未曾受過足夠的理性考驗,我們卻在此之上築起自以為堅實的圍牆。在我們很多人眼中,批判思考只是用來擊破別人城牆的槍炮,而不是審視自己邏輯和世界觀的工具。在此觀點上,現代人對批判思考的理解運用似乎和其真諦相去甚遠。

從心理學角度出發其實不難明白上述現象。我們每一個人都相信自己是理性的(rational)。對於久已存在內心的概念和想法,我們更加深信不疑;否則理性不會容許我們相信。史丹福大學社會心理學教授李・羅斯(Lee Rose)和其他兩位學者的合同研究(*1)指出,我們內在審視自己的想法時,普遍認為它們是基於毫無偏誤的認知和良好動機(或無動機);由於我們無法審視別人的內心世界,因此偏向懷疑別人的認知能力和動機,繼而認為相異於自身觀念的想法都肇因於偏見及不充分的認識,甚至不良動機。極少人會搬起批判思考砸自己的腳,不是因為寬以待己,而是「理性」告訴我們沒有這個需要。

再者,為了消弭彼此扞格的認知所產生緊張狀態-心理學上稱之為「認知失調」(Cognitive dissonance),我們不免經常陷入過份合理化自己的想法和行為。事實上,大多數人相信運用自己感覺和智慧了解到的世界是真實的(*2)。為了確保自身世界觀和道德價值觀-很少人會質疑自己的價值觀-的真實性,我們會不以為然地搬出一堆堆的理由來引導思緒歸納出先決結論,並非盱衡不同理由以作推論。這種「動機性推論」(motivated reasoning, *3)令我們還沒辦法披荊斬棘,擺脫為自己尋求過份合理性的枷鎖。要斬斷枷鎖,非揮動批判思考這把劍不可。

在20世紀初確立「批判思考」一詞的美國哲學家約翰・杜威(John Dewey)在其著作 How To Think 中寫道批判思考蘊含健康性質疑,開放思維和不武斷。和科學理論一樣,認知上的反證性(falsifiability)告訴我們,每一種概念都可能被推翻。在此語境下,批判思考是一把雙刃劍,必需運用在自己身上才能提升思維質素;否則它只是讓我們龜縮在邏輯自洽的工具。這個世界缺乏相互了解,並非因為人類的智慧有限,邏輯有問題;而是人類太有智慧和感情,任何情況下都能夠合理化自己,批判別人。然而,如果我們願意換個角度,用同一套工具審視自己和別人,將會驚訝發現我們的世界又是如此渺小,又是如此浩大。

作者Facebook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alexdiscuss

1: Emily Pronin, Thomas Gilovich, Lee Ross, "Objectivity in the Eye of the Beholder: Divergent Perceptions of Bias in Self versus Others” (https://psych.princeton.edu/psychology/research/pronin/pubs/Pronin%20Gilovich%20Ross.pdf)
2: 樸素實在論(Naive realism)的主張
3: Peter H. Ditto, David A. Pizarro, and David Tannenbaum, "Motivated Moral Reasoning” in The Psychology of Learning and Motivation, Vol 50 (http://www2.econ.iastate.edu/classes/econ362/hallam/Readings/MotivatedMoralReasoning.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