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街坊生意──我要真西餐

作為一個偽鬼妹(解釋見後記),特別鐘情西餐,然而在葵芳區要吃真西餐,只能到新都會廣場的西餐廳,不過常常需要等位的餐廳,而空間感很大的餐廳,對於獨自用餐的我,並不吸引。

街坊食肆林立的葵芳圍(區議員是這樣稱呼的),靜靜地有一家真西餐開業。位於葵芳社區會堂、遊戲機舖附近,位置不起眼,前身是糖水舖。

糖水舖變西餐廳

從前葵芳圍幾家茶餐廳會在門外放置少量桌椅,供抽煙人士或帶狗人士使用。但由食環處嚴厲執法開始,茶餐廳只能放幾張椅子在門外,讓煙民和狗奴才使用。一月的時候,其中一家開業多年的茶餐廳結業,失去了該茶餐聽的即磨咖啡,認真傷心。

由於不常光顧糖水舖,並沒注意它已大變身為西餐廳。某日路過,看到一月結業茶餐廳的待應姐姐站在糖水舖門口,才知道這個變遷。店內員工多是從前茶餐廳的班底,令我一度懷疑是茶餐廳老闆再戰江湖。不過和店主訪談過後,才知道西餐廳是新老闆經營。

黑板粉筆字

西餐廳的裝潢簡單,牆身設計仿效黑板和粉筆字畫,設計者巧妙地在黑色牆身寫上餐牌,配以圖畫裝飾,很有電影看到的外國café風味。店內仍沿用糖水舖的桌椅,店主說由於剛開業,仍在打拼階段,加上不想浪費,就繼續使用。

早餐仍然是茶餐廳的模式,店主說由於街坊認得他們的員工,有一班支持客底,於是他們決定先保留茶餐廳早餐,也好回應街坊的支持。

午餐和晚餐的食物是真正的西餐,價格比茶餐廳食品高,不過由於早餐派的街坊夜晚多在家中煮飯,午餐和晚餐客源不同,所以沒有影響。午餐以附近寫字樓的上班族佔大多數,其次是排班用膳的連鎖店員工,晚餐的客人又以家庭居多。

我要真西餐

從小家裡排斥新意,只吃中菜。小時候吃到最西化的東西,除了西多士,應該就是百年難得一吃的麥當勞了。雖然從小吃茶餐廳的食物長大,但茶餐廳的食物和裝潢,始終不能滿足一個小孩對西餐的好奇心。

午餐試食了卡邦尼意粉,週六在街坊西餐廳吃到一個賣相精美,誠意十足的西餐,實在感動。意粉很美味,白汁一點都不油膩,42元的價格,食物品質令人喜出望外。
雖然42元一個午餐不便宜,附近茶餐廳的午餐一般三十多元;不過在尖沙咀、中環、灣仔等區域,隨便吃個午餐也要這個價格,但質素未必有這家店做得好。

下午茶的鮮茄牛肉長通粉,以一個超大型湯匙器皿盛載,連上菜器皿也用心挑選過,可見店主的用心和誠意。

店主推介豬小脾和羊架,不過我對這兩樣食物興趣一般,反而想試試他們的牛扒和all day breakfast。

茶餐廳式親切

我問店主為什麼會在這位置冒險開西餐廳,店主說,附近的茶餐廳已經夠多,中菜又有一家有名食店,反而西餐廳沒有很多,值得一試。

除了街坊客,亦有新客會光顧。由於仍在試業階段,他們會主動和客人聊天,詢問食客的意見,有的生客跟他們說,以他們的食物種類和質素,「執吓啲裝修,可以賣貴啲」。

小店的可貴是人情味,這是連鎖店難以感受到的。

這裡的員工多來自從前另一家茶餐廳,早已熟絡。我早上一進去,待應姐姐就知道我要熱咖啡,下午茶就凍檸茶,在選擇困難症選不到吃什麼的時候,姐姐就會先落飲品的單,很是貼心。

有一陣子為了減少選擇,常光顧日式牛肉飯連鎖店,(只選牛、雞比較簡單嘛!)由於每天當值的員工都不同,所以沒有人會記得你愛吃什麼,習慣喝什麼。員工只是機械性的問候和落單,而我只是機械式的點餐,除了功能性的對話,彼此沒有交留。

真心希望西餐廳可以經營下去,可以獨自吃西餐時,也能與待應姐姐們閒話家常,而不是「功能式落單和吃飯」。

後記一:

偽鬼妹除鐘情西餐外,主要在看完中醫,忘記戒口破戒時自我安慰。由於老是常感冒,中醫那一段:「唔好食雞,唔好飲湯⋯⋯」已倒背如流,但有時還是會在吃藥其間不小心叫了個北菇蒸雞飯云云,通常吃了一半就記起醫師句:「唔好食雞」。

這個時候,總是告訴自己:「讀番書(英文中學畢業,雖然無放過洋,都叫讀過番書),鬼妹感冒飲雞湯,無戒口嘅⋯⋯」(係,係一個好爛的gag,自我安慰罷了)

後記二:

想寫的店舖是我真心喜歡的,我有興趣的是那一家店,那一家店的故事。雖然很多人介紹食肆,很多人介紹老店,但其實我們身邊還有許多為夢想而努力打拼的小店(店主)值得我們去欣賞。

我只是單純的想分享我喜歡、欣賞的東西。

小妹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