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穿起港產片制服的合拍片 —《衝鋒車》

穿起港產片制服的合拍片 —《衝鋒車》

實不相瞞,《衝鋒車》上畫前夕,我以為這是套 sell 動作 sell 駁火 sell 爆炸的警匪片。後來知道不是這回事,而導演是寫《飛砂風中轉》的劉浩良。《飛砂風中轉》,因為這五個字,我入了場。

古巨基在電影尋找警帽,尋找身份;我在電影尋找失落的香港味。

最近訪問了一個導演,他說:現在的港產片,已經失了八九十年代港產片的味道。或許本土電影的涵義並不限於資金來源或是演員國籍的問題,而是電影的香港味。甚麼是香港味?雞有雞味,你問雞是甚麼味,雞味就是雞味囉,鮮甜酸鹹都不能表達雞的味道。香港味或許就是,你看到以後就會覺得:這就是香港。純本地製作越來越少,但僅餘的港產片也不見得每套也有香港味。

《飛砂風中轉》,我覺得算是近年有香港味的電影。不談拍攝剪接鋪排,一看你就會覺得「呢個咪香港囉。」今天很多港產片裡的人物,總不是你與我的故事,就算你高薪厚職,也不可能住這麼大的屋吧?寫草根的電影也有,但總是帶著獵奇眼光,以第三身居高臨下一窺你的故事。對,是你的故事,不是我的。這種第三身的距離感,或許就是香港味淡化的原因。

《衝鋒車》是合拍片,但寫的是古惑佬(還要是中年失意那種)、紅 van、義氣。聽上去,很港產。但,入場半小時,已經有點失望。多於意料之內的 CG,令電影少了一份粗糙的港產味,少了一份小本製作的率直和真誠。跟友人說我看了《衝鋒車》,她第一句就問:cult 嗎?首先,cult 從來就沒有很具體的定義,但總究就是有點荒誕而非主流的意味。

而《衝鋒車》一點也不 cult。

四個大叔冒警,用小巴改裝成衝鋒車,犯案時竟遇上另一架假衝鋒車,由冒警演變成真的跑去捉賊,劇情聽上去好像已經 cult 味十足。但電影唯一 cult 的地方,也就只限於這些劇情簡介上會出現的背景設定,至於劇情的推進,卻是驚喜欠奉,也就是「唔使睇都知結局係點」的格局,這使電影仍然有著濃厚的商業味。

想起《一個字頭的誕生》。同樣講一堆潦倒中年古惑佬想食大茶飯的故事,同樣 cult 底,但《一個字頭的誕生》明顯令人驚喜得多。不是要將兩套電影作高下之比較,但,當你將兩套電影對讀,你會明白我說甚麼。《衝鋒車》的港產味,因著其合拍片的身份,確是淡化不少。

警察失了警帽,對身份產生懷疑;賊走去救人,救完一個又一個;電影對好人壞人的界線的討論,在今天的香港很容易引起共鳴。朋友說經歷過佔領的人,看《衝鋒車》會拍案叫絕。的確,著起警察制服就自然覺得自己有權力,犯法其實又可能做緊好事,令人想起去年在香港上演的現實版路西法實驗。但,呼應現實、政治隱喻不是一切,更不能駕馭電影本身的藝術性。光是以政治隱喻的有無來評價一套電影,何嘗不是對電影工作者創作的一種侮辱?

「著乜係唔重要」,快將完場,我在想,近年對合拍片的抗拒,源於大部份合拍片都很……垃圾,沒有靈魂。所以我們會說合拍片殺死香港電影。但無疑合拍片的興起的確為香港電影提供了資金。假如合拍片不必然等於對本土味的扼殺,我們可以視合拍片為香港電影的出路嗎?畢竟,「合拍片」也只是外在的制服。當然,合拍片來說,《衝鋒車》絕對是超額完成,沒有合拍片常見的「其實完全唔好笑的笑話」、沒有合拍片的離地不寫實,是套有靈魂的合拍片。但說其拍得住久違的港產片,又是言過其實。若果這是純本土制作,我相信這套電影會更加出色。賊穿起警服,始終要接受法律制裁;合拍片,不多不少也會影響創作。而我更擔心的是,當大家不停說《衝鋒車》沒有合拍味,一面倒盛讚,日後電影商會否高呼「合拍片無罪」,然後變本加厲地讓合拍片蠶食本土電影市場?合拍片是殺手還是救星的討論,前提還是要建基於「合拍片可以不扼殺本土味」,而單從《衝鋒車》的「唔使睇都知結局係點」,你就知道還未做到。

古巨基找回警帽,我卻找不回失落的香港味。發哥(吳鎮宇飾)說:「好耐未睇過香港囉!」

我都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