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香港人,可以移民到哪裡?

移民到哪裡去?對於一些香港人來說,是一個嚴肅的命題;有沒有移民的能力,又是另一個問題。

港人移民高峯期發生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因為六四效應以及九七逼近,最多是一九九二年,有六萬六千二百名港人移民海外,美歐澳等地接納了不少香港專業人士。

香港,這個蕞爾小島,位於大陸邊緣,聚居的是逃難者的後代;他們靈活變通、慷慨而又務實,血液裡流淌著逃難者的基因,不會坐守一個地方等待厄運降臨。

今年年初,香港保安局曾出了一份資料,估計2014年有近7000名本港居民移居外國,最多港人移民的三個國家是美國、澳洲及加拿大,數字比一三年減少近10%,創九七回歸以來新低。

另一方面,台灣移民署的資料顯示,一四年居留台灣的香港人數量創下九七以來新高,比一三年激增超過60%。

北美向來是港人移居的熱門地點,不少明星或中產老了或退休,都喜歡移民到加拿大的多倫多和温加華。這幾年,隨著中國國力增强,中國富人移民歐美人數急劇上升,西方對華人提高了戒心;再加上歐洲本土右翼排外勢力壯大、恐襲威脅等,多個西方國家都收緊了移民門檻。

移居西方的路收窄後,華人在大中華區內的流動卻增加了,台灣成為香港其中一個熱門的移居地。台灣這十多年來的社會制度建設,如民主政制與全民健保皆領先香港,對於港人有相當的吸引力。但台灣為了控制人口,其實也並不歡迎香港人大量湧入。

台灣內政部上年年初表示「為避免難以預期的衍生性人口」,將收緊港、澳居民移民台灣的規定;上年年中,台灣修改移民法,把港澳人士投資移民的金額由五百萬新台幣提高到六百萬新台幣。這個門檻,日後只會越弄越高,而不會降低。

一小部分人移出香港的同時,不少的中國大陸居民則以工作、讀書、投資、家庭團聚等方式移入香港。

明年,香港連接深圳的高速鐵路工程完工,坐列車從香港到北京只需八個小時;2017年,港珠澳大橋預計建成通車,駕車從香港到珠海只要半個小時。

正在建設中的港珠澳跨海大橋,是連接香港的大嶼山島、澳門半島和廣東省珠海市的快速通道,全長49.968公里;建成後對香港、澳門、珠海三地經濟社會一體化意義深遠。

這條大橋與從羅湖口岸伸過來的廣九鐵路,如兩隻長臂,把香港緊緊箍在懷裏。
還有另外一隻手:從深圳的福田口岸延伸到西九龍的高鐵,把香港的中心地帶抓在手裡。

屆時,珠三角一帶被打造成一日生活圈,香港人的活動範圍不再局限於羅湖橋以南。中港經濟甚至政治融合將更上一台階,同時無可避免地,也會在香港社會尤其中產階層,催生出更多的對香港大陸化的恐懼。

對於七百多萬香港人來說,能夠移民離開的只佔一小部分,大部分人還是必須跟這塊土地共呼吸、同患難。尤其八十後九十後,比那些累積了一筆資產的中老年人更能深刻體認到這一點:香港是他們唯一的家園,除了經營好這裡,他們並沒有別的地方可以去。

這也是為什麼,香港近年政治抗爭日漸激烈,並且是以年輕人為主體的原因。

只是車輪滾動,大的格局已發生變化。近兩週,大陸資金通過正式與地下渠道湧入香港,港股連續多日創出2000億以上大成交,某些評論視為「新常態」。

一旦大陸的公募基金入市,北水規模將更巨大,兩個不同的金融市場不排除全面互通的可能。香港將更深地嵌入中國的經濟肌理,單靠「勇武」、「衝撞」難以抗衡。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香港尚未回歸之時,李光耀已指出北京不可能長期讓香港實行不一樣的制度。

留下的香港人該如何自處,跟比自身強大很多的力量週旋、維護核心價值不墜,需要更多一點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