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外判給五千個小孩的校長

看標題就知道,又是Amanda Tann的公關災難,又是要講「五個小孩」的森美。寫文章好似一樣「你不愛競爭,但競爭也會找上你」,一個廣告,一石激起千重浪,又引起市民間中對兒童壓力的關注。

早前提過兒童權利的問題,同文游老師又談過了「香港孩子沒有童年」,其實大家都明白孩子辛苦,卻大家都很積極去推孩子落火坑。

反正,有人不願做五千個小孩的校長、有人甘願做森美賺錢了事。從Amanda Tann的臉書看,一切是冠冕堂煌:

我們清楚知道家長對現行制度的不滿,而我們「活學」辦學的目的,是從小培養學生應付香港沉重的教育制度的應變能力。因此,我們一直都是朝着這理念開辦不同的課程幫助學生。 為了回饋社會,「活學」一直都有推出免費課程,希望幫助不同能力的學生加強面試技巧,考進心儀學校。

就是網友說的:「拒絕不了強姦,就嘗試享受吧。」但當下除了享受,還得主動迎合。明知現行制度粗暴,就學會體貼地享受,連格雷的五十道陰影也做不到。

制度不堪,其實家長是否有責任?當然「唔係你個仔你梗係咁講」、「俾著係你你都會咁做」、「生咗仔你就明」。但小朋友interview,不同於小學生學鋼琴踢波奧數「專業技能」,真係咁誇張就要補?

講到尾,唔少家長就係喜歡將子女的養育責任外判。外判給Play group、禮儀班、interview班、菲傭姐姐、甚至IPad。面試看的、或3歲小朋友需要的,是基本的禮儀、對答,是否具創造力。這些不用上堂去學,而是日常家長如何教育小朋友?有沒有好好陪伴?有沒有教好禮儀?有沒有認真關心和尊重孩子?

但,當下香港的家教,好易見的。觀乎在商場為後面的人開門,後面的父母的反應、小朋友在地鐵上追逐玩樂有沒有阻止、和小朋友在街用電話睇動畫會否戴耳筒、子女如何與父母溝通等等,都能明白有時家長需外判禮儀,可能反映咗某啲嘢囉。

上禮儀班interview班只能得到虛偽的表現,或曰很「香港仔」的表裡不一。當侃侃而談和禮儀變成為升學的功利東西,就再難以培養孩子的美德。一如「學習」,已失去意義。

當然有人話喂家長好忙/返工/好累/趁play group時間休息/乜乜乜乜,如果如此,那也請你多關心點解咁忙,包括面對標準工時、無良僱主,以及地產霸權。

不過如講返補習,還是友人說得對,「贏在起跑線,不一定能跑到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