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人沒事就好

尼泊爾地震災區損毀嚴重,幾日來fb都被地震的圖片洗版。比較多見的一幅是加德滿都皇宮廣場地震前後的對比照。除了作為基礎的台階外,木結構的部分近乎全毁。東方的木建築系統,不同於磗丶石等砌築(masonry)結構系統。木建築如同一個框架系統,負荷在木建築構件之間逐個傳送,每個構件都受力,都是關鍵的部分。而磗牆在形成一個整體以後,作用力則會平均的分佈在牆體。

地震對建築物的破壞,通常在於它產生的橫向作用力(lateral load),將建築物左右搖晃,令建築結構框架變形受損。雖然木結構就有一定的韌性,可以承受一定程度的橫向作用力,但是由於構件之間關係密切,當作用力超過某臨界點後,整個系統就會崩潰,變回一根一根的木頭散落到地上。

古老皇朝傳下來的建築轉眼間化為頹垣敗瓦,當然令人傷感。那邊卻突然傳來消息,相識十多年的朋友在山上失去了聯絡,生死未卜。我呆望着電腦屏幕,好像在尋找剛遺失的隨身物品一樣在news feed中無目的地上上下下滾動。現代人的「如坐針氈」應該就是這樣演繹。整個晚上一看到甚麼「心痛地震對建築的破壞」的帖子就覺得反胃。人如果沒了,還管甚麼他媽的建築,還有意義嗎?

想起了日本的神道教建築「伊勢神宮」。日本人似乎深知建築再堅固,也敵不過百年一遇的大地震,因此演化出一套將破壞融入建築的「式年遷宮」系統。每二十年,工匠會在舊建築旁邊按原型興建一座新的「伊勢神宮」,然後拆掉舊的一座。原本的場地會丟空,直至二十年後重覆同樣的程序。每次「式年遷官」都會進行同樣的儀式,蓋同樣的建築。如此的周而復始,建築在自願破壞的過程中,得到了更新和承傳,反而形成了一個永續的模式。

每二十年,新一代的工匠會接受於二十年前參加過上一次重建的老師傅教導,然後他們於二十年後會指導下一批新工匠,把大木作的技術一代一代傳下去。日本的整個文化系統都圍繞着破壞與死亡來演化,形成一套獨立的體系。與其抗拒死亡和終結,「伊勢神宮」選擇了自願了結來成就新一代。神道教中的「依代」概念和此文化系統相似。所謂「依代」即是神靈所依附的媒介物。建築只是一個載體,本身並非甚麼珍寶,重要的是木作技術的過程和承傳。

日本古建築的形態上雖然與中國隋唐建築一脈相承,卻因為自身島國地理和地震天災等因素而發展出獨特的風味。閲讀建築如果只看到外形而忘了背後的文化底蘊的話,就實在是罪過。如三島由紀夫所言,在日本文化中「將拷貝變成正本」的養分吸收過程,背後推動着的一直都是人。

有人才有建築。路可以補,建築可以修,人沒事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