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保育郊野保持競爭力

最新的2015世界旅業競爭力報告,香港郊野保育面積位列世界No.5,保育面積比例達42%,僅次於斯洛文尼亞(55%)、委內瑞拉(50%)、德國(50%)和納米比亞(43%)、排列世界第五,亞洲的首位,面積比新加坡(3.4%)多十倍。不少文青夢寐以求的台灣,原來保育面積也只有19%,排名第44位。

全世界的141國家/地區中,香港的自然評分是3.6分,絶不失禮。香港雖然非物質文化遺產和世界文遺產的評分都是零,靠着郊野公園,令獲得全球13位的排名。保育郊野,原來也是保持本地競爭力。

早前的亞洲綠色城市排行榜(Asian Green City Index),香港與東京同級,居於亞洲前列,人均的郊野空間是一百零五平方米,為亞洲水平的二倍。港英上世紀六十年代留下來的嚴格土地運用和規劃,使香港在土地的綠化和運用上,獲該評級機構讚譽,位居亞洲城市之首。

郊野仿如香港的名片,也是世界著名的賣點。最著名要數盧吉道,2013被著名的旅遊指南選為全球十大行山徑,但最近受酒店計劃影響,行山道可能被迫大量行車;西貢也曾被<國家地理雜誌>推介,成為世界百大行山徑之一。可惜,美麗的名片不再獲得珍惜,屢受發展威脅,綠化帶、不包括土地、丁屋、新界變成金礦的同義詞。

發展不能盲目興趣高樓和商場,除了GDP,也需要生活質素、環境、文化和藝術。保育郊野,也是促進競爭力,讓香港繼續繁榮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