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談「與Safe Sex Party搞手對話」發文後的反思:我們可以求同存異嗎?

星期二我們發表了一篇「與Safe Sex Party搞手對話」的文章,隨後的留言為我帶來很多反思,想跟大家分享一下。

為什麼當初會訪問CHRIS呢?是因為朋友介紹,最初我對訪問他也很有保留,但我看了他的一個訪問,他舉辦聚會的方式跟我想像中的太不一樣了。而且,我看到一些在性(sexuality)中很重要的特質:自願、尊重及安全。所以,最後我都決定跟其他義工一起跟他聊天,合適的話,才動筆吧。我在文章開端也強調,我們的分享不是求認同,也不是鼓吹。看到大家的留言,令我不禁思考,甚麼是好的性?甚麼是壞的性?

好的性?壞的性?
社會上對性有不同的看法,但比較流行的觀念不外乎是「性應是建基於愛」、「初夜是禮物」的處女情意結等等。有些想法是基於不同的價值觀及傳統規範,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成長背景及經歷。但為什麼性遇上價值就變得萬劫不復?即使這個性事是私人的、不影響伴侶以外的人、沒有暴力成份、是自願及安全的,一旦與價值有關係,就引來多方面的議論。

​另一方面,較主流所接納的可能就是的性階層 (Sex Hierarchy)模型。在這個模型中,性被二元地分成高級的及低級的,Rubin(1984) 更發表了有名的"Charmed Circle" of sexuality。根據這個系統,高級的性是「好的」、「正常的」、「自然的」。高級的性應該是異性戀的、婚內的、一對一的、繁殖性的,及不含商業成份。同時是伴侶之間的、在同一代之內的,並且在居所中發生。高級的性不應該包括色情、戀物物品、任何種類的性玩具,而低級的性就是「壞」的、「不正常」的。

Rubin藉著這個模型去討論大眾對性的看法,特別是西方社會經常強調的「性是罪」。當時的西方文化經常把性看作成一股危險及具破壞性的力量。人們覺得性會影響社會秩序和製造混亂,有必要去劃一條確實的線,以避免其他人「亂嚟」,而這個階級模型正正描述了社會如何二元地劃分「好」及「壞」的性,所以社會普遍認為只有一類形式的性是「對」的,因而不能接受良性的性多元 。Rubin再指出很多人不能理解的一點就是:個人不喜歡的東西不等於它是完全錯的。Rubin亦覺得很多人已經接受不同地方的文化沒有優劣之分,為甚麼人就不能用同一個態度去看待不同的性文化?

到底,有沒有所謂「好」和?是性本身壞,還是,只有當損害某些原則或傷害他人,才是「壞」的性?例如暴力、影響關係、違反個人意願及帶來疾病等等。

我看到這種二元分類時,覺得很辛苦。這種辛苦源於壓迫感,這種壓迫令人不能接受自己,不能接受自己有sexuality,不能接受自己作為人是有性慾的。而性有其正面及負面的元素,和其他事物一樣。我認同在社會應該有規範,例如法律。除了基本的規範,為什麼我們不可以有自己選擇的權利?其他的規範應是自己決定接受與否的吧?正如有人覺得婚前性行為是他們想接受的規範,除了要跟伴侶在規範上取得共識外,還要跟誰去取得共識呢?在別人的私生活不會影響到自己或其他人的情況下,用自己的規範去規範別人的私生活,這又是基於甚麼呢?為什麼我們就不能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在性方面選擇的能力?令我最糾結的是,根據那些流行的看法,在那些「好」的性中,往往不能避免在某一方不自願及不安全的情況下發生性行為。例如,在傳統思想中,婚姻就像是性交的通行證,妻子即使不願意,也得接受丈夫求歡,造成婚內強姦(仍然有很多人不知道有婚內強姦這回事,認為在婚內的,都不是「強姦」)。加上,建立這些傳統規範其中一個目的,就是希望保障性的安全及不侵犯他人,而且傳統社會中對婚姻的假設在現代社會未必適用。無論性觀念如何,不受壓迫、雙方自願、安全都是不同性觀念中的共同規範。

我求的不是認同,只是反思。因為我相信反思令人認識自己,拒絕思考反而讓人逃避自己。有些人覺得「講啲咁嘅嘢呀?」,但不講,並不等於性不存在,不講,可能是對性的一種逃避。遇上性時,反而更不懂抉擇。了解亦不等於認同,而直接將不認同的事視為錯誤只會變成無止境的爭拗。留言令我有很多反思,而我覺得「好的性?壞的性?」是最有討論價值的,因為很多論點都是基於這個根本價值上的分歧。當談論「性」相關議題時,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情緒化的反應。但如果我們暫時放下情感對理性思考的影響,可能可以了解更多。在性這個課題上,每個人的起點都不一樣,何必要逼每個人都去同一個終點呢?

延伸閱讀:
Thinking Sex: Notes for a Radical Theory of the Politics of Sexuality, Rubin (1984) 

與Safe Sex Party搞手 Chris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