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文明重建的大時代

電視劇《大時代》重播牽起熱潮,除了主角的可怕性格外,最具話題性的,無疑是故事中那「三更窮、五更富」的瘋狂股票世界。其間那種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爾虞我詐、不是你死便是我亡的博弈和殺戮,都令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

這套劇集首播是1992年,它的歷史藍本上世紀是七、八十年代的多次股災。但這種揭示與批判(亞視拍攝的續集《世紀之戰》批判得更為尖銳)令我們醒覺了嗎?答案是否定的。正如荷里活電影《華爾街》(1987)的批判沒有改變現狀一樣,之後世人還經歷了亞洲金融風暴、科網股爆破、以及零八金融海嘯的巨大破壞。

雖然零八海嘯至今餘波未了,但同樣由劉青雲演出的《奪命金》(2012)充份說明,炒股這種「合法賭博」對人類的吸引是無法抗拒的(雖然片中的蘇杏璇只是想保本養老…),而在「滬港通」、「深港通」的刺激下,香港股市近日牛氣再現,在「樓貴不如炒股」的邏輯下,難保「全民皆股」不會重現香江。

最先發行股票的是1602年成立的荷蘭東印度公司,緊隨其後的不列顛東印度公司亦不甘後人。漂亮的說法是:股票讓民眾能夠分享到企業甚至整個社會經濟增長的成果。但實質上,股票是企業向普羅大眾舉債以擴大經營的一種手段,而每一張股票實際上便是一張欠單。銀行的成立當然也是為了借貸:存於銀行的錢之會有利息,是因為銀行用這些存款放高利貸(合法的那種),而所收取的利息收入除了支付存戶的利息外,仍可使銀行家都變得肚滿腸肥。

去年初,筆者在香港大港開辦了一個名叫「資本的衝動」的通識課程。在第一堂,我問學員中有哪些唸經濟和金融,發現人數也有不少。接著我問,有誰能說出金融的本質是什麼?當然他們都沒有給出我心目中的答案。我於是指出,在令人艷羨和目眩的金融世界背後,其實就是一個字:債。我觀察著學生的反應,發現大部分都神情驚訝,但就唸金融經濟的學生而言,更多的是一種不忿。果然,從第二堂開始,一大部分的這些學生從此缺席(因為課程是不計學分的)。

這對我無疑是一趟教訓,因為把真相一下子說出來固然能夠對學生帶來衝擊,但也會使一些學生產生抗拒自絕門外。那次犯錯已是無法補救,我惟有在此推薦大家看一本書:由「佔領華爾街運動」的精神領袖之一(「我們是99%!」這句口號正是由他所創)的人類學家格雷伯(David Graeber)於2011年發表的《Debt: The First 5000 Years》。這本書內地和台灣皆有翻譯,台灣的譯本稱《債的歷史:從文明的初始到全球負債時代》。

在這本旁徵博引和氣魄宏大的著作中,格雷伯縷述了債務在人類歷史中的關鍵角色。他明確地指出,所有金錢其實都是一種債務,而每張鈔票都是一張欠單。這在經濟學中只是常識,但在學校的教授中卻鮮有提及。格氏復指出,隨著金融海嘯之後美國推行一波又一波的「量化寬鬆」,人類已進入了「全球負債時代」。

筆者在去年底出版的拙著《資本的衝動》之中進一步指出,除了天文數字的金融債務之外,更為可怕的是日益龐大的「生態債務」。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不折不扣的「大時代」,因為如果我們無法力挽狂瀾扭轉我們的金融制度和經濟發展模式,經濟崩潰和生態崩潰將把人類推向萬劫不復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