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最後的曙光?論公民推薦方案

政改表決在即,政府不同官員的說法都不約而同得出一個結論,就是政府的方案己是終極方案,沒有修改的空間。當然,在目前的形勢下方案泛民議員必會否決議案。下次政改諮詢或許要在
五或十年後,以現時的選舉制建制派議員佔立法會多數,資源也大幅拋離泛民下,很有可能政府不會作一些對八三一無謂的修改,下徒增選舉的不穩定性之下,普選之路只會是遙不可及之事。
在這個政改的表決的最後關頭,一些學者如陳弘毅提出應給雙方更多時間去探討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方案。不少泛民議員也不否定在八三一決定下不能有一個他們會接受的迮案,而公民推薦方案或是令事情有轉圜
餘地的方案。

這裏說的公民推薦方案是由自由黨提出,是特首候選人由十至四十萬選民聯署或八份一提委提名入閘成為特首候選人,再交由提委表決。這個方案的好處是提委會能夠參考實際香港人的意見
而非民意機構所作的民調,數十萬民意的支持比民調數百人的支持能反映選民的聲音。湯家驊議員曾稱此方案不能解決選委會篩選出閘候選人的可能性,但五三一人大和議員後王光亞說明若
少數"死硬"派人士僥倖當選,中央也堅決不委任。這就說明即使有公民提名的特首選舉不受中央歡迎的人選也會被變相篩選,戴耀廷教授提到如此事發生將會產生
極大的政治危機,不過就算在選委會篩選了一個極具民望的參選人出選也可能會產生同樣的危機,公民推薦和公民提名之間的像不大有分別了。

泛民主派在八三一決定之前提出的公民提名方案是以若干數目(數百個)市民提名行政長官成為候選人,交由香港市民選出特首。當然,在八三一框架下就不存在這種選舉方法的可能性,因
候選人在出閘前先要取得過半數提委的提名。在公民推薦下就大概如把公民提名的人選交由提委表成為特首候選人,當然公民推薦方案之下入閘的票數就會大大增加,這樣會令到可以入閘人士
的數目大大減少,以立法會選舉超級區議員要三十萬票當選,加上特首候選人不會如立法會一樣配票以增加自己聲勢來看,加上八份一提委提名入閘的因素大概最多只有四、五名人士能成功突圍。
再加上一名有實力的候選人會以公民推薦方式入閘顯示自己支持度,真正取得一定民意(多於5%)支持度很可能不多於四個,接近八三一規定下二至三個候選人的準則,此前內地法工委亦稱此方案
能符合基本法。總括而言,公民推薦可能就是所謂"八三一下的公民提名"吧。誠然,不少人考慮的是香港人是否能有一個真正的選擇,大概亦即是能否讓泛民出閘。
那麼接下來就是問:泛民候選人會是在數個候選人中被篩選的一個嗎?泛民不能出閘的後果為何?

在回歸後歷屆選舉泛民均取得超過五成半的選票,不過特首選舉中的民調往往都只是取得二十個百份點左右的支持,前特首候選人何俊仁也坦言市民選擇特首候選人的理念可能會和選議員時不同。
根據資料泛民每年的收入只是建制派的數十份之一,落區也有大量地椿腳支持,親建制派的候選人也容易找到競選的人材組成內閣施政。加上可能首次普選香港市民希望先選出一個不太和中央
對抗的特首,結合種種因素泛民候選人先天條件上也落下風,這也能解釋到泛民候選人民望在前數次選舉民望都落後的原因。不過,以泛民的基本盤在特首候選人中民望排二至三應不是難度。
這樣的話泛民也難因民望落後而被排除在選舉之門外,觀乎不少官員的說法中央也不會強行阻止讓溫和泛民出閘。假使泛民真的推選了一個中央非篩選不可的特首又如何?我們可以想像到那名
候選人必定是有實際當選的機會(如四成以上民意)行事又不為中央接受。一如上文王光亞提到中央一定不會任命之下,兩者皆會造成不少香港市民的反感。先不論香港市民會否真的選出一個中央不合
意的特首或政府會否願意接受可能比雨傘運動更大的政治風波,公民提名和公民推薦在此義之下帶來的影響都是相當的。一個得至少四五十萬香港人支持的候選人被篩選所帶來的衝擊並不亞於
香港人選舉出來的特首人選不被中央任命的影響。

諸如周融所發起的數次聯署或佔中民調都被指有發水的成份,關乎香港前途的一次聯署更會是多方爭論不休的議題。現實中固然沒有辦法避免所有冒簽的行為,但如在聯署的一個星期內
開放社區中心等公共設施或暑假中的校舍,以如選舉一樣的過程監察聯署,以身份證上的指紋辨認身份,資料將會由電腦系統保存,用後便會銷毀,以免令人有秋後算帳之嫌。
另外透過抽樣數百名市民核實身份保證不會發生如"種票"的情況。加上候選人可用提委會的提名來保證自己能入閘,望可避免此前發生種種的口水戰,加強聯署的公信力。

現在離方案表決的日子不多,政府若真要令香港人有普選的機會,請先把政改方案放在一旁,讓社會可以在政治口號外有思考的空間,以能反思在對立之間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