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褪色的光環

褪色的光環

上星期緬甸反對黨領袖昂山素姬首次訪華,當時我正在緬甸克欽邦密之那(Myitkyina, Kachin State)進行田野研究。問及克欽民眾對素姬訪華有何冀望,我接觸到的克欽族人大多數人都表示不再信任素姬。不少克欽族人指當素姬仍被軟禁時,他們都十分愛戴她。族人亦常在他們的禱告中紀念素姬,祈求她早日獲釋。如今,他們都認為素姬眼裡只有總統的寶座,她不會在乎少數民族的困境。

緬甸國會將在今年年底改選,素姬在五月底到訪克欽邦不道翁(Putao),爭取當地民眾的支持。根據緬甸英文媒體報導,素姬表示村民對修改憲法非常感興趣(緬甸憲法59F條訂明總統的親屬不能為外國公民。由於素姬的兒子為英國人,素姬因而失去競逐總統的資格)。而對境內戰亂的難民(internally displaced persons),以及密松大壩等問題,素姬卻隻字不提。對於活在內戰中的農民,到底修憲對他們有多重要?可是,素姬卻認為這是民眾最關心的議題。這令人憂慮了素姬離民眾愈來愈遠。要是她所領導的全國民主同盟(National League for Democracy, NLD)能在大選贏得大多數議席,NLD是否明白民眾的需要?

2011年3月,總統登盛領導的半文人政府成立。緬甸民眾漸漸感覺社會氣氛略為寬鬆,當中包括不同地區的檢查站(check point)減少了、媒體慢慢開放、民眾亦可攜帶USB儲存器(一名受訪者表示友人因被搜出USB內有敏感訊息而被囚五年)。此時,民眾開始縕釀一些集體行動,包括關注密松大壩(Myitsone Dam)所引發的環境及人權問題。有緬甸三峽工程之稱的密松大壩高152米,座落於緬甸主要河流伊洛瓦底江(Irrawaddy River)上。工程將淹沒相等於新加波面積的農田,直接影響47個村落的農民,而伊洛瓦底江一帶的農民亦擔心生計會因水壩項目而受破壞。2011年夏天,仰光及曼德勒等地的社運人士開始舉辦聯署、展覽及論壇等公開反對密松大壩。而素姬亦曾去信登盛,促請他審慎考慮密松大壩對農業及生態的影響。短短一兩個月之間,水壩項目不再是克欽邦的地區問題,密松水電站頓成全國的焦點。克欽邦的內戰,加上一連串的反水壩運動,登盛破天荒在九月底宣佈在他任內擱置密松項目,並指他的政府是民選產生,施政不能背向民意。

自從素姬參予國會補選並進身為議員後,素姬的言論由小心翼翼變得令人匪夷所思。例如:她接受BBC訪問時表示自己喜愛緬甸軍隊;面對因中資銅礦而被逼遷的農民,她指抗議活動會嚇怕外國投資者;回應羅興亞人的人道災難,她指自己是政治家是非人權捍衛者。登盛的任期將於年底屆滿,密松工程復工予否,將由下任政府決定。素姬批評登盛把問題推給下屆政府,卻拒絕表明是否繼續反對工程。

過去四年,中國官方及非官方組織多次邀請緬甸的政黨及民間團體到中國,而重啟密松大壩工程是重要的議程之一。是次素姬到訪華,素姬定必尋求中方支持緬甸修憲。而北京有何誘因支持素姬加快緬甸的民主進程,值得民眾深思。過去NLD曾四次到訪中國,每次都沒有透露太多與中方會面的內容。作為國內最大的反對黨,NLD理應在素姬結束中國之行後交待訪問的總結。

即使素姬將自己定位為政治家,她更需要了解民眾的所思所想。過去三年,素姬認為民眾對她的支持,加上她的政治魅力就能推動由上而下的民主變革。即使國內的社會運動漸漸趨生,不管是農民的反徵地運動、仰光工業區工人的連串罷工、學生要求改革教育條例的長征、環保團體保衛薩爾溫江(Salween River)的行動等,民眾都未有見到NLD在當中有何角色。

要是年底的選舉在公平公正的條件下進行,NLD將有望在緬甸中部取得大部份議席。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民眾仍可能在少數民眾政黨及NLD之間支持NLD。可是,若NLD未能與民眾同行,而高高在上地認為民眾對他們的愛戴是理所當然,NLD執政後,基層市民亦未必能感受到民主制度對他們的生活有何改善。

目前距離選舉仍有半年時間,NLD仍未落實候選人的名單。可以想像NLD寄望素姬的道德光環是取勝的主要因素。作為一名外來的觀察者,我擔憂大部份NLD的領導層並沒有察覺素姬的光環漸漸褪色。縱使有黨員認為有改革的需要,他們亦沒有勇氣挑戰素姬的策略。我期望NLD能亡羊補牢,不要只將修憲成為首要,甚至唯一的議程,切實了解民眾的關注並展開政策倡議,不至令民眾有感反對黨執政後,政府施政仍是毫無寸進。

作者為香港大學政治及公共行政學系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