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進擊的私院

進擊的私院

撰文︰反「院舍券」社工陣線成員 鍾威龍 (18/6/2015)

昨天(6月17日),我出席了安老事務委員會(下稱︰安委會)轄下安老服務計劃方案小組會議,由羅致光教授主持,與會者包括勞福局代表、安委會代表、民間團體、私院代表及院舍認證機構代表。然而,整個會議給人的感覺是安委會、政府、私院已經不只是眉來眼去,而是明刀明槍地,打算藉著壯大私院市場,去解決資助院舍數目不足的問題,以粉飾政府及安委會在安老規劃上的失職。

因為「劍橋事件」,與會者都非常關注私院的服務質素,而其中一條討論問題是︰「政府應否提供誘因,鼓勵私營安老院提升其質素(例如維修、參加評審計劃等)?

對於這條問題的設定,我感到極為詫異,因這條問題與「政府應否提供誘因,鼓勵茶餐廳提升其質素(例如維修、參加評審計劃等)?」無異!文題中所提及的「進撃的私院」代表,不斷提出私院面對經營困難,導致未能提供優質服務予長者,建議政府應更有承擔,提供更多資源去解決私院目前的困難,例如︰照顧員薪酬偏低,很難在市場上聘請優質員工,政府會否給予津貼提升吸引力?又或者輸入外勞,以減輕成本?甚至有代表建議取消監察制度,因為監察制度太負面,令私院經營者有壓力……

面對這些反智的建議,我向羅致光教授提出,應將問題改為「為何要由政府提供誘因,鼓勵私營安老院提升其質素(例如維修、參加評審計劃等)?」既然經營生意,要獲利就要預先計算一切成本效益,自行負責提供有質素的服務,哪有可能自己出現經營困難,卻怪責政府沒有提供足夠資源,要求用公帑解決經營問題呢?簡直是荒天下之大謬!

會上,羅致光曾提及灣仔區有一座院舍,早在1998年已劃入發展規劃中,卻要等到2016年才開始進行招標,其原意是想用例子告知與會者興建資助院舍的困難,故不得不含淚向私院市場靠攏。我聽後頓時無名火起︰資助院舍服務宿位不足,卻讓這計劃拖延18年才進行招標!這18年間,號稱為香港安老服務出謀獻策的安委會,又做過什麼呢?資助院舍數目嚴重不足,便打算補貼私院市場來解決問題;政府一直提倡的「居家安老」服務,又不足夠回應長者需要,當中的決策過程安委會又是抱持著什麼理念呢?所以羅致光的寶貴資料,讓我從埋首如何改善私院服務質素的泥漿摔角中,一躍而出看到安老服務制度的缺陷,如何影響長者的晚年照顧。

一個充斥著私院及商界代表的安委會,在制定政策時,視長者為有利可圖的對象,出發點是企業的利益需要,並非體會、了解長者的實際需要。可悲的是,安委會委員全由政府委任,在這個缺乏認受性、篤信新自由主義的政府眼中,福利從來都只是一種救濟,而非公民權利!可憐那些沒有選擇的長者們,卻要繼續承受這些惡果!適逢今天(6月18日)立法會正式否決了2017政改方案,讓我更感到要政府從長者的福祉去制定政策,除了與長者同行、鼓勵他們發聲之外,爭取真普選亦是十分重要,由一個真正代表市民的政府執政,長者們才可以真正地安享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