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五大足球員論come out

五大足球員論come out

2015年6月26日,美國聯邦最高法院裁定,同性伴侶結婚的權利受到美國憲法的保障。許多人視之為同志平權運動一大成就,我們姑且以五位男子足球員如何論come out,回顧足球界同志平權的歷程:

1. 希斯佩加:「一說到足球,人們往往都聯繫起來的都是戰鬥、激情以及必勝的信念,但是一說到同性戀,人們的刻板印象都是『基佬們都是軟蛋懦夫』......我並不會因為come out而感到羞恥。」

——希斯佩加在去年年初宣佈退休,並同時出櫃。當時愛華頓領隊馬天尼斯(Roberto Martinez)則向「出櫃」的希斯佩加致敬說:「我們支持湯馬士(希斯佩加)要成為一個快樂人的決定,其實不單是體壇,在人生中任何環境,重要的是能夠以真面目示人,當中包括敢於表達自己的性取向。」

史上首位出櫃的足球員法沙奴並不如希斯佩加幸運,至少後者的教練還聲援他的決定。三十四年前,森林領隊白賴仁哥洛夫發現法沙奴是一位同志、並聽聞他去同性戀酒吧消遣後,只讓他單獨操練,並跟對方有以下一番對答 :

哥洛夫:「當你想要一個麵包時你會去那裡?」法沙努回答:「我想應該去麵包店。」「如果你想要一個羊腿你會去哪裡?」「肉店。」「那你為什麼要一直去那些該死的同性戀俱樂部?」

法沙努的命運自此逆轉,十五年間先後轉戰十七間球會,也無法挽救足球生命。

2. 羅比羅渣士:「我肯定有不少球員都是同志。有位好朋友問過我,知不知哪位球員有可能是基。我思前想後,也不能確定。為了足球的前途,我們都變成出色的演員,避免外界知道自己的性取向。經理人會訓練我們做訪問以及出席活動,去建立一個足球員的形象。從未有過一個球員跟我說過『多謝羅比,我都是基。』」

——羅渣士早前更撰文抨擊國際足協,容許兩大反同意識強烈的國家——卡塔爾和俄羅斯主辦世界杯。他跟希斯佩加先後於2013年、14年退休,但雙方都是在離開英倫以後才宣佈「出櫃」,因為英格蘭球壇「恐同」氣氛很強烈——2005年時BBC曾經就歧視同性戀問題,對英超20家球會領隊展開調查,卻一律遭受拒答。

3. 林柏特:「我們當中已經有一對出櫃了,我想以後可能會有更多的球員接踵而來,同性戀其實就在我們的生活中,不過足球這項運動也存在缺陷,人們總是認為足球是男子漢的運動,而同性戀球員不能參與進來。」

——1998年,首位出櫃的足球員法沙努不堪社會壓力自殺;自此以後,英國本地的恐同氣氛更為嚴重;2005年,BBC曾經就歧視同性戀問題,對英超20家球會領隊展開調查,卻一律遭受拒答。十七年後的今日,林柏特在電視節目訪談裏支持同志足球員,似乎「恐同」氣氛早已不一樣了。即便如此,英國《太陽報》一份針對100名職業球員的調查顯示,有25%的受訪者認為同性戀球員一旦公佈了他們真正的性傾向,便很可能被球隊拋棄。

4. 馬里奧高美斯:「德國副總理韋斯特雷拿是同性戀,柏林市長也是同性戀,那麼爲什麽足球員不能是同性戀?這個群體應該勇敢地站出來,他們一樣可以自由地踢球,他們遲早要承認自己的身份。」

——波歷克曾經大爆德國國家隊內有一位同志球員,而德國球壇仍然諱莫如深。德國隊長拿姆曾被傳於科隆有位親密同性朋友,出相入對,故惹來同性戀之謎。於是他極力澄清說:「首先,我不是同性戀者,我與太太卡地亞並非偽婚,而且我沒有跟朋友在科隆生活。」「這些報道沒完沒了,這會影響公眾對我的看法。」

雖已娶妻生子,拿索斯同樣涉及同性戀傳聞,但毫不畏縮。1999年,科拿在利物浦對車路士的比賽裏向他擺動臀部,以嘲笑其性取向傳聞而被罰停賽2場。拿索斯退役之後,反而協助英格蘭足總的反恐同運動。他反駁有球評家指足球圈尚未準備接受出櫃球員的說法,認為球員出櫃反而獲得大部分球迷和公眾的支持,畢竟英格蘭球圈對同志的態度遠非法沙奴的時空可比。

5. 羅比堅尼:「我們當中大部分人有朋友、有家室,惟獨因為容不下他人性向而否決他們結婚的權利,甚或排擠他們。我不贊同這種想法。我為愛爾蘭人的身份驕傲,尤其是我的國家對不同性取向的公民一視同仁。」

——愛爾蘭早前舉行全民公投,表決同性婚姻應否合法,羅比堅尼事前撰寫公開信表示支持,最終有關法案亦得以通過。原來早在2009年,已經有球圈同志與愛侶共偕連理:他們就是荷蘭球員迪比華(John de Bever)和他的領隊史堤芬斯(Kees Stevens)。迪比華曾經效力烏德勒支,亦是有名的室內五人賽足球員(曾榮獲1997年度國際室內五人足球賽年度最佳球員)。迪比華的成就告訴我們,球員的評價不來自性取向,而是他的球技和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