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政治文化隨筆:寧怪年青人,不怪霸權?

政治文化隨筆:寧怪年青人,不怪霸權?

當大家也在批評屈穎妍的《芭蕉熱》,我倒覺得她提出了一個很值得深思的現象。

屈指「全世界大概只有這裡(香港)的冷氣是這麼多、這麼密集和這麼低溫」。我也到過好地方旅行及工作,很大程度上同意她的看法,但我更有興趣了解香港冷氣氾濫的原因。

其中一個原因,是香港的商場太多。讀過《地產霸權》就會知道,香港不少商場改寫了社區的面貌,商場及其天橋漸漸成為我們通往不同地方的主要通道(荃灣就是好例子),而商場的冷氣總是滿滿的,我們(尤其在夏天)就不會特意不經商場走,免得汗流浹背。

不單是通道,大型商場成為香港人的主要「蒲點」,周邊的社會逐漸被冷漠,例如香港人會到大型商場的連鎖餐廳用餐,商場外的茶餐廳就愈來愈難生存。佔領運動期間的「撐小店」運動就喚醒了不少香港人對小店的支持。不難想像,我們要走過沒有冷氣的街道才能找到小店,而且小店的冷氣也沒有那麼強(甚至沒有冷氣),當大型商場的成為香港人流的集中地,我們就會習慣那低溫得不可思議的冷氣,而愈來愈不願意越過火爐般的街道去尋找小店。

換個角度講,商場的冷氣愈強、香港人愈被寵壞,商場的生意就更旺、人流更穩定。

如果大家記得,香港數年前其實推動過「環保都市25.5度」,但是除了在政府部門及設施推廣外,大部份其他地方如商場就沒有這種環保意識。如果屈穎妍認為冷氣氾濫是一個問題,建議她不要怕麻煩,多寫文章要求政府向大型商場灌輸環保意識,不要讓它們成為環保的「特權份子」。

我的生活圈子大概與屈穎妍不同,一直以來我看到最常用電風扇的是四十歲以上的女士(我媽媽也有一部)。多年來我不認為他們不能吃苦,我倒認為他們是最能吃苦的一群。最近電風扇變得流行,大概是因為現在有新的充電技術,不需要再買電芯,是更方便的科技讓電風扇變得流行,不是年青人受不了苦。以為電風扇流行是因為年青人不能吃苦,大概是因為自己不了解潮流,以及對年青人心存偏見。

我看到的是,全香港也被寵壞了。不過,我們應該怪被寵壞的人,還是寵壞別人的一方?香港人被寵壞,不是因為被溺愛,而是為了少數人的利益。因此,我就不會怪被寵壞的人,更不會只怪部份被寵壞的人,而只會怪為利益而寵壞港人的人。

何況,香港的年青人真的是半點苦也受不了嗎﹖如果如屈穎妍所言,青春就是「捱得」的代名詞,佔領運動時已經充份證明大量年青人可以在沒有電風扇及高床暖枕的情況下留守街道。我相信,香港的年青人一定可以如她所言「成大事」。

年青人不是不能受苦,只是很多人不明白年青人的苦。有些苦,要年青人才能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