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搖滾五十年:從何許人的現場演出到硬搖滾的未來(下)

搖滾五十年:從何許人的現場演出到硬搖滾的未來(下)

解散再重組的火花

樂團的第六張大碟Quadrophenia,是繼Tommy之後樂團的第二張「搖滾歌劇」創作。編曲之複雜及當年技術的限制,便1973至1974年的巡迴演出非常失準。在沒有電腦技術之下,樂團被限製於要跟從播帶的節拍去演出,完全失去了何許人那種狂野、「失控中受控」的狂亂演出風格,也加大了團員間的磨擦。

1978年,鼓手基夫穆恩在過度服用抗酗酒用的藥物致死,終年32歲。穆恩的演出及打鼓風格對於何許人的現場演出非常重要。唐辛在台上介紹穆恩時說過:他是我們交響樂團的指揮。穆恩那種難以預測、脫離基本節拍的狂野打法,是何許人現場演出聲音的一大部份。(有人認為,這就是何許人在後穆恩年代演出需要加入琴鍵手的原因)

1983年,團員的關係再一次跌至低點,唐辛認為樂團應該停止現場演出集中在錄音室工作,卻受到恩特威斯托的反對,樂團最終決定在告別巡迴演出後解散。解散後何許人有數次短暫的重聚演出,包括了1985年的Live Aid。

而我正式成為何許人的樂迷,是在看到他們在2001年為911事件後為紀律部隊人員而設的Concert For New York City的演出。不知道是否「政治不正確」,但何許人那一夜的演出,簡直就像在麥迪遜廣場公園投下一個炸彈一般強勁(是否即時想起1998年荷里活版本的哥斯拉?),那種懾人的威力實在非常嚇人—即使當時三位成員的年紀都接近六十歲。(而新鼓手為穆恩的好友、披頭四鼓手、靈高史達的兒子Zak Starkey。Zak有一段時間在何許人及綠洲兩邊走,也推卻了兩方把他列為正式團員的邀請⋯⋯因為他很想兩邊走!)

而這亦是貝司手約翰恩特威斯托最後一次在何許人的現場演出。2002年,就在何許人的美國巡迴演出前一日,恩特威斯托在拉斯維加斯的Hard Rock Hotel吸成心臟病發離世,終年57歲。

約翰恩特威斯托,前何許人貝司手 圖片來原:telegraph.co.uk

在穆恩過身後,恩特威斯托的演奏支撐著何許人的狂野部份。長久以來,恩特威斯托的「主音貝司」演奏風格在何許人之中有著重要位置。何許人長時間都是一隊以原裝四人「地庄」演出的樂隊,恩特威斯托向來在現場演出時都會彈得比在錄音室複雜及多音符多倍,以補足現場演出時少了的樂器部份。有人說,穆恩離世,何許人失去了很多聲音。恩特威斯托離世,何許人聽起來不再何許人了。

當新晉後生遇上史前巨獸

2015年的Glastonbury意外地再一次找來何許人—因為在8年前的2007年,何許人也是星期天的壓軸headliner。

要數的話,這個達爾特瑞及唐辛的二人組何許人(新加入的貝司手為曾跟彼德唐辛在其個人作品中合作、可能是當代其中一個最被推祟的Session貝司手Pino Palladino),還曾經在2005的Live 8演出、2010Super Bowl中場演出、2012的倫敦奧運閉幕禮作為壓軸等等。

這個時候的何許人跟當初那個原裝四人的分別非常明顯。沒有了穆恩及恩特威斯托,今時今日起來兩位老人仍然是充滿能量。達爾特瑞的聲音不復當年—但勇闖高音及嘶喊仍有八乘功力吧。唐辛聽力已經不好,活力亦已經大減,但怒火?你還是不敢去惹毛他。

達爾特瑞及康辛在Glasto 2015。 圖片來源:mirror.co.hk

他們至今仍然被一次又一次預約作壓軸,可能是因為名氣吧。但耳朵是不會受騙的,他們今天可能年華老去,但聽起來依然精彩(即使曾經有人進行搗亂,而這正正激起了彼德唐辛的怒火!),要找一隊有同樣能量及能編出像Baba O'Riley或Won't Get Fooled Again的硬搖滾國歌的新進的樂團,實在不容易。

搖滾樂其實非常年輕。廣義來說,如果以DJ阿倫弗里德(Alan Freed)開始使用「Rock ’n’ Roll」去形容「早期搖滾樂」開始算起,來到今年搖滾樂才不過六十四年歷史。在六十年代這個所謂的搖滾樂的「黃金年代」,搖滾樂手並沒有需要去打進一個充滿了各式各樣前輩站立在前方的巿場。我不時說諸如披頭四、滾石、何許人以至齊柏林飛船、深紫色等等他們沒有「前輩」。

重點是當時搖滾樂是一種新興的音樂,巿場上並沒有「玩搖滾樂的老前輩」,只有「玩節奏藍調的過氣樂手」。加上當時搖滾樂有很多未知性,沒有人知道搖滾樂會如何走下去(大家還以為會一直抽大麻的時候,誰又會想到有人發明了LSD弄出一個嬉皮迷幻熱潮?),而樂手們可以非常自由地任用自己的創意,以各式各樣的粗獷風格打開一扇扇未知之門,而不會被用來跟「老前輩」去比較。

何許人正正以憤怒打開了硬搖滾之門。

硬搖滾之路

二千年以後的新樂隊,在一眾年華老去卻雄心未退的「史前巨獸」面前,要突圍而出除了要做得比同儕優秀,更要在這些搖滾了五十年的「史前巨獸」面前不落下風,殊不容易。而更重要是,這年頭我們有足夠的硬搖滾新血嗎?有人比何許人更憤怒嗎?

Metallica的經理人Peter Mensh說:「現在沒有足夠有能力的硬搖滾樂隊去技撐。以前硬搖滾可以吸引那些十五歲男孩去玩。他皮膚不好,他討厭他父母,女孩子不喜歡他,他是一個憤怒的小伙—他很挫敗。而你瞧,像你這樣的人成千上萬。」

挫敗、憤怒、硬搖滾。Slash說,現在連重金屬都只想擠身排行榜頭四十位。所以它們都不能令人興奮,因為他們要為商業因素在音樂上作出妥協,你有一隊好樂隊也沒有用。

你可以有千百個原因,但歸根結底,這一代人不夠挫敗,不夠憤怒,他們很滿足於現況去跟從。如果這是現實,硬搖滾或許只能等待一個改變、一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