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雙輸的債務困窘——從亞馬遜到希臘

雙輸的債務困窘——從亞馬遜到希臘

希臘債務危機應算是近來最炙手可熱的國際新聞了。香港的報章大都右傾,我們不難自報章發現港媒或港人對「欠債還錢,天公地道」一話奉為臬圭,整筆債務都是因希臘理財不善、耽於逸樂……本文無意深究希臘債務危機的前因後果,只想借用不太嚴謹的類比論證,從史例思想一下,到底債務是什麼?借貸的風險又應如何在債主與債仔中彼此分擔。

在結構人類學家李維‧史陀(Claude Lévi Strauss)的《憂鬱的熱帶》(Tristes Tropiques)裡,第36章曾記載一個在亞馬遜森林裡有關生產橡膠的故事:

亞馬遜河域一個名為「謝林葛」(Seringal,即膠園,可能是這裡)的地方,既有的生產模式大致是,由一位做代理的「老大」接洽河運的代理,以把橡膠賣走換取村莊的食物與雜貨;而在附近居住的採膠者把所有收成全賣給「老大」,「老大」則租借每季的必需品予這些採膠者。在早期一切相安無事,但自1910起,風險才開始出現,亞洲出產的橡膠開始跟巴西競爭時,世界的橡膠價格急降……

未能及時轉營的村莊就面對嚴峻的經濟難題,1938年的橡膠收入只及當地居民基本生活開支的一半,採膠者需以打獵繼續謀生。與此同時,採膠者無力償還「老大」的欠款,使到「老大」也活於破產的陰影下,只因當採膠者在未還清預支的債務時便逃去,「老大」也就破產了。於是,「老大」只能僱用武裝人員看守河道,以防村民逃走,如是者大家就在這種經濟模式中,被債務一同拘役……

由是再看今日的希債問題,當初國債的借貸風險,若繼續實行緊縮政策就讓希臘的基層一一承擔起來,同時也不過是用借回來的錢還錢,每隔數年又會爆出另一場希債危機;而脫歐的討論又儼如「老大」和採膠者的關係,代價大得難以想像。

到底在經濟不景氣的狀況下,僱佣之間、國家之間到底怎樣能擺脫債務關係,重演一趟免除德國二戰賠償的模式,或採取希臘提出的新方案,哪條才是出路?哪條又是妙法呢?似乎都要交由歷史判斷了。

原文見:The Colour of Mirror: 雙輸的債務困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