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活化以外的市區重建

活化以外的市區重建

攝:Frankie

香港現時最大型的市區重建和轉型計劃,非「起動九龍東」莫屬,它覆蓋啟德、九龍灣、牛頭角和觀塘等多個地區,但社會討論似乎多聚焦於重新發展後帶來的商業效益,對現時重建策略的討論完全付之闕如。

成立3年的「起動九龍東」,其概念總綱計劃包括五大焦點:「易行」九龍東、綠色核心商業區、聰明城市、飛躍啟德和創造精神。首四項也許比較容易從字面上猜到內容,但「創造精神」的意思是什麼呢?

貨櫃市集 有機發展

細閱內容後,發現與「創造精神」相關的項目,包括「善用觀塘繞道下的土地作藝術、文化及創意用途」、「將駿業街遊樂場變身為觀塘工業文化公園」及「探討於觀塘行動區發展創意產業的潛力」。似乎觀塘一帶的工廈,只要適當注入文創產業,便可以體現計劃大綱中提及的創造精神。

注入文創產業,似乎已經成為發展廢棄廠房或是歷史文物的一貫處理手法。筆者無意斷言注入文創產業的行為,本身必然帶來士紳化的現象,亦非否定所有透過注入文創產業以挽救經濟活動日漸衰落的地區的嘗試,我只希望問一個最基本的問題,就是觀塘這個地區的地區經濟是否已經衰落到一個地步,必須透過注入文創產業,甚或是強迫轉型為「核心商業區」,才可以繼續存活?

回答這個問題非常容易。事實上,觀塘工廈區的社區經濟仍然非常活躍,售賣各式文創商品的小店如雨後春筍,愈開愈多,只不過這種有機生成的社區經濟,是否主事官員心目中的文創產業、是否可以大幅提升相關地皮的價值?這就要問問他們才會知道答案了。

即使是商業的開發,也不一定只是高級商廈和豪宅商場的發展組合。同樣是加裝貨櫃,香港選擇在遊樂場加裝一兩個貨櫃作為工業文化公園的裝飾物,但在紐約布魯克林區的Fulton Street,有開發商便選擇把廢棄的貨櫃改裝成容許當地居民進駐的社區市集。

2009年,當地團體激烈反抗一個綜合住宅的大型開發計劃,迫使開發商縮小開發規模,釋放更多開放空間以供社區市集進駐和發展。2011年,開發商Young Woo與以設計市集和公共空間聞名的Urban Space合作,利用廢棄貨櫃創造社區市集Dekalb Market,為當地居民提供低成本的創業機會,促進當地的社區經濟。

Young Woo本身是脫北者,大學時開的士賺取學費,在Pratt設計學院完成學業後,成為關注弱勢社群的開發商。Dekalb Market原本是一個停車場, Young Woo透過一個個排列的貨櫃,開闢成一個公共市集,招募布魯克林的當地藝術家、T-shirt商家、手作店等不同個體戶加盟,成為一個創業家聚集的群落。

Dekalb Market不只是滿足於提供場地,除了免去首6個月租金,有志創業者必須向開發商提供創業計劃,評分準則包括對社區的貢獻與連結,以至想法的獨特性等,才決定創業者能否進駐Dekalb Market。

這個群落的店舖,包括一個有機農作物的種植場,市集裏的商店可以直接採收有關食材烹調食物;也有貨櫃改裝為展示設計成品的櫥窗,假如顧客對櫥窗的設計品有興趣,便可以透過旁邊的iPad即時訂購,然後設計師會郵寄有關商品到顧客手上;周末還有社區墟市、藝術展覽、音樂表演……一個能夠連結社區的市集,就此成形。

港式發展 地產為重

除了貨櫃重生變為市集的例子,布魯克林可供我們參考的,還有活化閒置空間的創意。

同樣是「活化後巷」,觀塘的乳酸里充斥不甚討好的噴漆,而電路里窄巷的牆壁則掛滿十幾塊會在晚上發光的電路板;除了裝置一些與附近環境毫無互動的靜態裝飾之外,我們是否有更好的方法令橫街窄巷變得更有生氣?

布魯克林的Franklin Park,便是一個相當有趣的「邊緣」空間。區內盡是裝上鐵窗的店舖,在街上蹓躂,舉目都是為數不少的非裔居民;在街角一個不甚起眼的車庫,便有居民把它改建為一個甚具特色的餐飲空間。

一個地區是否能夠「重生」,能否容下一群有創意、有想法的企業家,是相當重要的。在租金高昂的香港,我們不乏創意,缺乏的是執行創意所需的空間和硬件。香港的閒置空間,即使有藝文團體或是創業家進駐,所帶來的往往是租金不斷上升,甚至是隨之而來的地產項目發展。

工業結構轉型的地區,例如觀塘和九龍灣,政府「活化」的招數往往是引入商廈項目,至於項目或士紳化對地區帶來的負面界外效應,例如對創意社群的打壓,就不是地產主導的發展所顧慮的了。

Franklin Park的戶外空間和吧台,是由自家的停車場,再結合隔鄰房子的剩餘空間所生成的。由於店主在Brooklyn長大,他非常了解當地居民的真正需要,一批在此創作的藝術家、設計師、廣告人等創意族群,就有了一個有機互動的場所,讓意見得以碰撞交流。

看着觀塘的apm,以及即將出現更多的大型連鎖店和商場,我想起Jane Jacobs住過的格林威治村,她在生時居住的街巷轉角,有一間叫Soy Cafe的質樸咖啡店,對面是大型連鎖店Starbucks,店內的櫃枱,擺有一批鮮黃色的卡片,寫着「More Jane Jacobs, Less Marc Jacobs」。但願香港也能出現多幾個Jane Jacobs,以業餘者的身份,對抗專業化的推土式發展。

【延伸閱讀】《紐約人的城市翻轉力:紐約舊街區十年觀察》.黃金樺.遠流出版社

作者是影子長策會成員、健康空氣行動社區關係經理,原刊於《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