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各位同工,請為合約教師發聲吧!

各位同工,請為合約教師發聲吧!

圖:教協

看到失業教師自殺離世的新聞,我立即問朋友:「我們可以為合約教師做些甚麼?」「組織工會?」教協已經是工會了。「合約教師再組。」合約教師有何籌碼組織工會?對。合約教師沒有談判籌碼。因此,當教協發起到政總門外通宵靜坐要求與吳克儉對話,響應呼籲到場支持的合約教師寥寥無幾(當然亦可能與行動倉促及宣傳不足有關)。

所謂的「沒有籌碼」,不單是待遇被剝削、生活沒有保障而要忍氣吞聲,還有外界對教師這一份職業的神聖幻想,讓教師恥於發聲。

抱怨、計較、遊行……不應該出現在作育英才的神聖教師身上,教師要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為下一代無條件付出。因此,當教師為待遇站出來抗爭時,便引來「高薪糧準假期多還諸多不滿」、「只顧飯碗枉為人師」等批評。

然後,部分教師選擇沈默。然後,我們只能將合約教師未能進入編制歸咎於生不逢時,歸咎於他們力有不逮,歸咎於社會需要汰弱留強。然後,年輕教師們爭相報讀碩士、報考基準……然後,我們漸漸消化了、接受了合約制教席泛濫的情況。最後,教師們覺得再沒有需要站出來發聲了。

真的是這樣嗎?這是我們樂意看到的結果嗎?

不少同行都有撰文解釋合約教師制度如何影響教育生態,在此不詳說。我只想大家知道,教師的確是神聖的,但「神聖」不在於犧牲,而在於我們對下一代有責任,對教育、對社會有承擔。如果我們屈服於外界的期望,選擇委曲求存,消極面對不公的待遇,那我們到底在學生面前樹立了一種怎樣的「典範」?要是我們縱容了剝削不公的合約制度,對編制人手不足袖手旁觀,對過時的班師比視若無睹,這是對教育、對社會應有的承擔嗎?

教師們,站出來為合約教師、為教育做點事吧。所謂的「事」,除了持續進修裝備自己,除了做好教育工作外,還有為教育界、為學生、為合約同工,還有為自己爭取應有的權益。

要是當晚在政總外留守的不止是教協成員,還有一眾明知沒有談判籌碼仍願意站出來的合約教師,還有一眾為改善教育生態挺身而出的編制教師,我相信必定能引起更大的迴響。只有團結起來,才能告訴政府、告訴外界,教師並不是教育政策下的奴隸,請尊重我們的專業,並檢討合約教師制度,讓香港的教育生態步向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