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議員轟洪水橋發展規劃不足 政府稱再作研究

議員轟洪水橋發展規劃不足 政府稱再作研究

(獨媒特約報導)洪水橋新發展區規劃現正進行第三階段社區參與,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昨天(7月22日)就此討論。議員均指洪水橋發展計劃存在不足,交通配套不足,逼遷居民,而且實際上不能解決房屋問題,要求政府必須重新研究,政府表示會聆聽議員及市民意見,再作研究。

洪水橋新發展區計劃提供6萬個新住宅單位,容納約21萬人口,預計2037年完成;區內提供的商業總樓面面積達560萬平方米,創造15萬就業機會,成為新界西北的「區或經濟及文娛樞紐」。發展土地共714公頃土地,範圍內5條非原居民村,亦園村、田心新村、石埗路尾村、新生新村、沙洲里二村將被清拆。

螢幕快照 2015-07-23 12.30.00 pm
自由黨田北辰

交通配套漠視市民需要 應重新規劃

自由黨田北辰指出新發展區會造成交通飽和,現時西鐵繁忙時間每小時平均載客量為49,200人,每年增長1.2%,預計需求在2030年會增至9萬,但發展計劃的乘車容量只有約78,000,「第日啲人返唔到工,冇車搭」。他建議洪水橋新發展區配合中部水域的人工島,建立新界西到市區的跨海鐵路。

人民力量陳偉業形容發展區的交通配套歧視新界西居民,他指出其他新市鎮如將軍澳有4個鐵路站,洪水橋及天水圍有22萬人口,但只有一個鐵路站,對當地居民造成嚴重不便,「天水圍北到南搭輕鐵需要半個鐘,半個鐘其他地區市民搭地鐵去到中環啦,政府根本漠視新界西市民的交通需要!」他認為政府應重新規劃鐵路線,配合新界西北發展。

民建聯陳克勤指出現時發展計劃只有交通網絡南北走向,東西走向只依賴鐵路及兩條主要幹道,他建議政府加建東西走向道路連接天水圍及洪水橋。

發展模式傾斜發展商 逼遷居民

工黨張超雄批評洪水橋發展是利益輸送,將5條原居民村夷為平地,農業生存空間被扼殺,居民因發展而失去家園。他又指出洪水橋發展計劃會重現新界東北的教訓,同樣採用加強版傳統新市鎮發展模式,允許「原址換地」,鼓勵大地主「未發展先收地」,居民未有賠償就被逼遷。

螢幕快照 2015-07-23 12.28.48 pm
社民連梁國雄

無助解決房屋問題

社民連梁國雄指出洪水橋發展區的公私型房屋比例是51比49,「差唔多五五波,51%仲要包埋居屋」,他批評特首梁振英漠視民生的住屋訴求,面對現時樓價高企,加上市民急速上升的住屋訴求,政府不增加公型房屋比率,反而還要在洪水橋興建豪宅,根本無助解決房屋問題。

15萬就業機會無助基層

梁國雄指出洪水橋發展區的15萬就業機會,但大部分屬高學歷工作,而新界西大部分是棕地,工業或傳統行業居多,根本是就業錯配,不能讓原有市民受惠。他又指出天水圍市民仍面臨就業問題,大部分市民需要跨區工作,而洪水橋發展區符合天水圍市民的工作只有不足一成,完全不能補足天水圍就業問題。張超雄指數字只是推測,「第二階段諮詢時話有10萬就業機會,依家變做15萬,個數目話轉就轉」。

螢幕快照 2015-07-23 12.29.20 pm
署理發展局局長馬紹祥

政府:會聆聽意見

署理發展局局長馬紹祥指出會將議員意見納入考慮。對於採用加強版傳統新市鎮發展模式還是其他發展模式,政府表示會作開放態度,將來會為市民分析各種發展模式的利弊,歡迎市民參與討論。 

土木工程拓展署廖振新指出政府已作交通影響評估,未來西鐵會由7卡增至8卡,班次將由20班增至28班,容量增加60%,預計可以滿足洪水橋新發展區人口,對於2031年後的交通問題,運房局會再作研究。

規劃署副署長李志苗指出發展區內很多職業種類適合基層,例如酒店、零售、特殊工業、物流、及社服機構服務等。

記者:麥梓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