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為何香港的大型教會總是保守?

為何香港的大型教會總是保守?

臨近區議會選舉,筆者聽說身邊不少基督徒朋友,盡力說服身邊同樣是信徒的朋友投票支持「雨傘族」及泛民,但成效不彰,不少朋友更表達,即使說服工作已展開一年,卻不能改變當中的任何一人,黃絲帶的繼續黃絲,藍絲帶的繼續藍絲,勸說工作不但沒有進展,更淪為泥漿摔角,只指責對方破壞教會「和諧」,卻沒有真正的討論。為何香港的基督教界落得如此慘況?

基督教會被中產控制

即使不是基督徒也透過傳媒得知,知名度及影響力較高的基督教會也偏向保守陣營。為人熟悉的有,港福堂吳宗文,恩福堂蘇穎智,聖公會管浩鳴及「名人」牧師林以諾等。先讓大家知道一些背景資料,他們所領導的教會均屬於「大型教會」,這些教會實力雄厚(財力與人力),參與的人數往往達數千至萬餘人。

大型教會的出席者主要是由中產階級組成,不但老一代是中產,連他們的下一代也是專業人士。由中產信徒組成的教會本來不是一個問題,不過,由中產價值主導的教會就是一個大問題。香港中產階級的特性本已不是關心政治的動物,加上本土基督教容易離地的特質,便造成一間「終極」離地及保守的教會。

一方面,他們物質富裕,收入穩定。所以香港人面對的慘況,如樓價高、通脹高及收入低等,皆與他們及他們的下一代完全沒關係,反正他們的下一代必定能置業(爸爸總會幫手)。另一方面,他們關心的基督教信仰只是如何令生活更安定,內心更平穩,注重少埋怨多感恩,所以任何影響內心平靜,影響身心健康的事情,皆不過問,即使他們表達關注,也只會勸其他信徒多祈禱多等待上帝工作,不要對政治議題太上心及自以為是(例如,爭取真普選,關心言論自由等)。

中產的愚民政策

這種中產心態不但影響上一代人,更蔓延至他們的下一代或新加入的年青人。由於新加入教會的中學生或大學生,均由他們帶領及教導。

筆者親身經歷,年青一輩基於他們的好奇心及追尋真理的熱心,而詢問上一代人關於聖經對政治的教導,竟得到「基督教不關心政治,關心靈性生活就已經夠了」的回覆,當然青少年對這樣的回覆並沒有感到奇怪,更樂意接受前輩的「真理」。久而久之,青少年對基督教真理的認識只剩下心靈層面,而失卻對政治的批判性。豈不是應驗了馬克思的「宗教是人民的精神鴉片」,使人忽略思考政治,忽略批判性思考。

另一方面,當「黃絲」青少年挑戰傳統一輩對政治的取態時,的確令中產的教導者面對一些威脅,迫使他們作出回應。但大部份的回應只停留在「我識,你唔識」,盡顯中產專業人士對聖經的解釋權,而這些專業人士也會聯同一些教會的領導層合作壟斷聖經。筆者親身見識過,青少年教友向上層反映服從政府不一定是聖經的唯一教導(詳細內容不在此討論),聖經也有很多反抗的例子。但中產的上一代會以「我讀了多個神學碩士,一定比你更懂」或「我睇聖經多過你好多」等回答,而不是以聖經的內容回答,只以別人有沒有「文憑」或「專業背景」決定對與錯。更甚者會以聖經的原文(希伯來文)作回應,企圖使青少年及不懂希伯來文的人退卻。

最後,迫使「反抗」的信徒接受自己是無知,上一代信徒總是比自己更有知識,而放棄追求真理,順服教會領導對聖經的最終解釋權。

最後,希望以「雨傘精神」改變教會的信徒們能繼續下去,雖然我們只是教會中的小薯,難以改變整間教會;雖然我們只是基督教界中的少數份子,難以轉變整個基督教界。而且我們分散在各間不同的教會,感覺勢孤力弱。但我們一直努力下去,總會改變到幾個人,多幾個人,總會影響到一群人,甚至整間教會。雖然未來的路是難行,但上主總與我們一起,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