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發展帶來的生態災難

發展帶來的生態災難

在密林中開墾土壤,是會帶來生態大災難的,一切由推倒一棵大樹開始。

當推土機挖去泥土,樹木的根部便會露出,不久更會變枯。樹木亦可能直接被推土機或其他開墾直接機器砍斷。

在重災區老鼠田現場,除了被推土機推倒在地上的樹木屍駭外,還有不少樹被推土機輾過,一半的根部暴露在空氣中。雖然樹還是挺立着,但仔細看,看見部份樹枝已枯死。一棵樹,至少數十年才長得三、四層樓高,一下子便進入垂死狀態了。

而沒有大棵的樹木把泥土抓緊,土壤便會流失。土壤往哪裏去?可能會流入河流,令沙泥淤積,從而抬高河牀,容易造成氾濫。

同時,河溪生物愛生活在較冷的河水中,成蔭的大樹可遮擋陽光,降低溫度。而河旁樹的枯葉則可提供營份。但剷去樹木後,太陽直照河水,令蒸發加速,水溫提高。在樹少,營份少,陽光多的情況下,藻類便在河溪生長,有機會令河中生命氧氣不足。幸好,在老鼠田附近的河溪多在政府地上,溪旁的樹得以保存下來。而且,老鼠田舊日為客家人居住及耕種之地。客家人遷居後,昔日的稻米田荒廢並演變成淡水沼澤。

這些生態價值高的生境,約有四百多種水生和陸生植物,並有多個品種的魚類、兩棲類和無脊椎動物,甚至住有許多稀有的物種,當中包括蠑螈。蠑螈多居於山澗,並在石菖蒲產卵,而無污染的河溪和淡水沼澤更是牠們的理想家園。香港瘰螈(前稱香港蠑螈),是香港唯一一種蠑螈,受法例保護,更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定為近危物種。消滅蠑螈及河溪生物的合適生境,差不同等於把牠們滅絕。

在郊野公園不包括土地(country park enclave)裏,有不少土地曾經是農田,經過十年、二十年的演變,慢慢變成淡水沼澤,田邊大樹漸漸成長,庇蔭着各種生物和植物。但是,人為的破壞,一日便足以催毁整個生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