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樹木,你值得更好的歸宿

樹木,你值得更好的歸宿

文:龍子維(影子長策會成員、健康空氣行動社區關係經理)

般咸道的四棵百年老樹被斬,全城嘩然,市民紛紛質疑路政署斬樹的決定。保育石牆樹與行人安全兩者是否非此即彼不能共存,固然值得討論;但有關決定帶出香港城市規劃一個較少談論的範疇─樹木在城市發展中的角色是什麼?為什麼香港的綠化,永遠只限於在水泥地中種一棵棵孤木,而甚少見到林蔭大道甚至樹林帶?

《香港規劃標準與準則》是理解香港城市規劃理念的重要手冊,包含各種規劃指引,涵蓋住宅密度、設施用地、城市設計以至環境保育的範疇。香港究竟是如何理解城市設計的呢?

細閱這些準則,會發現香港的規劃絕不應該像現在如此重車輕人,只著重興建高樓和大型商場的。例如整體的規劃格局上,香港島、九龍和新界都各具特色,規劃上應通盤考慮城鎮的重要山勢水流等地理特色。具體而言,港島的山脊線、九龍半島的海岸線和新界的鄉郊都應該予以規劃上的優先性。

至於新市鎮的發展項目,也絕不應該單單著重功能性的土地規劃,剷平原有地形後大興土木;規劃中甚至寫明,發展應該由中心「向市鎮邊緣地遞減為中至低層,應避免興建與附近環境格格不入的突兀建築物」,配合市鎮獨特的山巒和水域景色發展。很可惜,不論是東涌天水圍,還是新近的啟德發展區,也缺乏這種規劃視野。

這份寫於八十年代的手冊,對於市區規劃應如何看待公共空間及行人環境,更有不少值得政府反思現行政策流弊的參考價值。例如談到街道的發展,是否有嘗試「加入人本比例的設計元素」?例如一些能夠和四周環境互動、增添步行趣味和街道活力的零售舖,而不是興建一個又一個離地的大型商場,地下的行人面對一幅幅由商場群組成的灰牆,街道反而淪為陪襯品。

準則入面甚至寫到,應該「沿街道、主要運輸走廊和行人通道種樹」,避免「呆板的人工環境」,建立和「營造地方性的歸屬感」。但現時政府的做法卻是斬掉甚具地區特色、而又未見即時危險的石牆樹,和準則的講法背道而馳。

我們應該進一步地問,樹木的角色是否只是官員口中的綠化,實際上卻是聊備一格,往往是需被整治的管理對象?至少,我們有否嘗試在合適的地區廣植林木,建立起空間上的視覺聯繫,引導行人前往城市中的綠化帶或者是公園等休憩設施?

舉個例,觀塘海濱公園附近便完全沒有任何的樹木種植,市民不論是透過牛頭角還是觀塘的地鐵站前往,就只能徒步跨越工廠區。公園與公園之間的距離極遠,也沒有什麼樹木遮蔭,割裂的設計使得綠化的講法頓成空話,提升觀塘街道可行性的研究,也並沒有針對這點提出解決的辦法。

其實,在城中的核心區,種植樹木的想像也不只局限於一棵一棵像插秧般間隔地栽種的,城中森林、廣場樹林帶等概念,看似是奢侈品,但偏偏就有城市,把有關想法融入核心商業區之中,營造一條結合樹林帶、行人步道及商業活動的「綠色群帶路」(greenway)。

在德國的法蘭克福,有一條長達四、五個大街口,在市中心連接兩大廣場的著名商店街─Zeli Shopping Street。這條大街的樹木極為茂密,遠看就像一條綠色的紐帶,連結著法蘭克福的城市核心。難得的是,Zeli並不是孤零零地落在城市不顯眼的角落,而是與城市的活動緊緊地連繫起來。在Google map上可以看到,附近就是大型連鎖店和主題商場MyZeil,橫街卻有不少的小店和食肆,也散落了大大小小的公園、學校及住宅區,整個城市的格局是分散的,從地圖上看,綠色的點與點之間都是連結的,綠化城市可不只是口上說說,而是有具體的城市規劃承載的。

螢幕快照 2015-08-17 上午11.27.43
圖左:Google Map上的Zeli,可見樹木種植成一個個的群落,有機地和周圍的環境結合;圖右:從天空鳥瞰,整條Zeli就是一條綠林帶(greenway)

香港能不能創造一條媲美Zeli的國際性greenway,既能夠形塑城市特色,吸引商業活動和增加旅遊收入,又可以真正地綠化市區,紓緩街谷效應為香港所帶來的酷熱天氣與混濁空氣呢?其實機會就在咫尺,就看看政府是否有魄力去推動了。

筆者已經多次在不同的報章及網媒上撰文,提及在德輔道中建立行人專用區的計劃。香港現時的行人環境,可以用災難性來形容。尤其是在城市的舊區,行人路極為狹窄,即便是進行市區重建或更新,所興建的新大廈也往往要用盡法例所規限的地積比,留給行人的空間往往比起重建之前更狹窄,未必可以做到《香港規劃標準與準則》中提及,設法把建築和覆蓋平台後移,以擴闊行人路的做法。

最釜底抽薪的方法,便是物色合適的地點,設立行人專用區。但設立行人專用區,並不是一如運輸署的慣常做法,單單劃出一個地方封路便算,而應該有更全盤的規劃,結合街道附近商舖以至是地形建築等特性,想方法提升有關步道的社會效益。這必須是一個跨部門的方案,以Zeli為例,其概念便已經超出了單單「停車步行」的範疇,牽涉到建立「綠色群帶」、提升商業收益、發展社區經濟、優化交通規劃等不同相關政府部門,才有這樣一個既環保又有社區特色的「地標」出現。

德輔道中與干諾道中的車流量大概是1:4,後者的車流量也並未完全用盡。中環灣仔繞道的分流作用甚大,在德輔道中搞一條greenway正逢其時,以交通為由推搪實在說不過去,好的政策應該通盤考慮。

政府認真考慮下有關計劃的可行性吧!

原刊於《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