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養老金入市=化為烏有?

養老金入市=化為烏有?

最近,有關中國政府準備實施 「養老金入市」的消息引發不少擔憂。提到「入市」,人們首先想到的是今年以來股市動盪、無數散戶慘遭屠戮的景況,於是擔心作為「保命錢」的養老保險會不會因此化為烏有。

首先,資本市場肯定是存在風險的。以澳大利亞的超級年金(superannuation)為例,雖然是政府強制企業為員工購買,但資金都是交由私人基金公司進行投資管理,員工退休後領取的養老金包括本金和投資利潤。如果投資失敗,收益率不高或者虧損,就會直接影響到養老金數額。在2008年的金融海嘯之後,大批運營超級年金的公司出現投資虧損,這些損失便落到了工人階級頭上。同樣,美國的401K、IRA等私人養老基金在2008年也出現了嚴重虧損。

中國的官方養老保險與上述私人保險不同,其發放金額是根據領取時的社會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和繳費年限來計算,與投資增值與否並無關係。所以理論上講,政府把養老基金拿來投資,賺了不會多發養老金,賠了也不應該少發養老金。

但是,根據中共執政六十多年的表現來看,指望其具備「契約精神」似乎是過分樂觀的。八十年代推行計劃生育時的宣傳口號是「只生一個好,政府來養老」,結果到1997年才搞出全國統一的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制度,而且還要工人自己繳納大量費用;農村方面更是糟糕,所謂的「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要到2020年才可以覆蓋全部農民。近年來政府還打算延遲原本法律規定的養老保險15年繳費年限,只因反對聲音太大才作罷。所以如果入市基金虧損,政府就有了「正當理由」來賴帳,到時恐怕普通民眾難免是要挨上一刀。

另外,「養老金入市」可能帶來的腐敗也是頗令人擔憂的。會不會有人利用內幕消息牟利?這筆資金的運作是否能得到有效監督?有關人員會不會將盈利中飽私囊?近年來涉及社保的貪污案件已經屢見不鮮,做出名的就是上海陳良宇一案。那麼,如何保證養老金入市真的可以對人民有益,而不是成為特權階級一條新的生財之道呢?政府對此是沒有提供令人滿意的答案的。

現在中國已經有上億人開始領取政府養老金,大多是城市居民,如果因為政府投資失敗而斷發,可能還會引起大規模社會動盪,到時究竟誰來負責呢?中國政府的這一舉措可能又是一次「摸著石頭過河」的實驗,但失敗的後果無疑是要底層人民買單的。

全球化監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