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保育、傳承、開創、共享 重現香港核心價值 重塑屬於港人的中環街市

保育、傳承、開創、共享  重現香港核心價值 重塑屬於港人的中環街市

就市建局今天發表的中環街市保育方案,中環街市關注組認同市建局以簡約方案進行基本維修及保育,保存中環街市的原貌,但對市建局未有就復修後街市的內容及營運有任何承諾,我們表示失望。

市建局行政總監林濬表示街市不會變成大型商場,卻沒進一步透露街市會變成什麼,關注組認為中環街市的未來應是現代市集。市建局也沒提及未來街市的營運模式,似乎沒打算尋找一個創新,既可讓公眾參與營運又在商業上可行的管理方案,並就此作出建議及研究。

我們感覺市建局「冷對待」復修計劃,採取「拖字訣」,不必要拉長復修時間,繼續將街市丟空,完全不合符公眾利益。現時重修落成日期訂為2020/21年度,但中環街市已空置十多年!據資深建築界人士表示,「原汁原味」復修街市只須約三年。我們對市建局的拖延表示不能接受,請市政局不要浪費這個位於中環的珍貴社區空間。

市建局即將向城規會再次提交申請,在這期間,我們要求市建局繼續進行公眾參與活動,並參考外國的「市集復興」經驗進行研究,讓公眾可參與街市的未來營運。

為此, 中環街市關注組已草擬初步的中環街市復修計劃建議書,在今天開始進行網上聯署行動, 並會盡快舉行公眾討論。中環街市體現香港的平民文化與社區歷史,它必須再次成為充滿活力的市集,以締造真正的城市綠州。

聯署全文如下:

請聯署!
保育、傳承、開創、共享
重現香港核心價值 重塑屬於港人的中環街市

現在的中環街市在1938年落成,是香港首批反映現代主義的公共建築,在香港及東南亞,都是走在時代尖端的劃時代建設,代表香港的前瞻、活力與開發。保育,便是要承傳這些價值。1841年,香港第一次賣地,現在中環街市所在地,是賣地表上最西邊的海旁地皮,由於乏人問津,當時的輔政司Colonel George Malcolm,決定將地皮建成首個公共街市。第一代中環街市於翌年落成,對公眾開放。

中環街市由開埠起,土地用途沒有改變,一百七十年來,都是服務市民,對公眾全面開始的街市。由開埠起,中環街市便是華人小商販謀生、創業之地,是庶民文化、社區生態的體現。

自從2003年,政府關閉中環街市起,這座曾經充滿生命力的建築物,已空置12年。中環街市關注組一直敦促市區重建局以「原面積復修」的方式保育街市,並強調保育後的街市應延續原來的謀生和創業社區生態。

我們希望保育後的中環街市能

• 打破古蹟變商場的宿命
• 能延續中環街市所代表的前瞻精神
• 令街市再次成為孕育小販、排檔、本土創業、老字號的空間, 凸顯香港的社區關懷,本地味道
• 支持本地農業和本土生產,為香港人提供本地健康食材,豐富生活選擇
• 推動本地文化創意,為文化工作者提供創作、活動、展覽空間
• 鼓勵創新和跨界合作,為本地青年創業家提供共享工作空間,推廣活動和實踐共享經濟

我們相信中環街市應該是本地多元創業者、生產者、農民、青年可以立足、創新,服務市民之地。我們提倡用劃時代、創新及非牟利的方法,以人為本,由民間團體營運中環街市,打破大集團壟斷。在犧牲人性和個性的全球化潮流下,通過街市重置小販、小店、老字號,強調人與人溝通,為中環商業區,為香港注入人情味,重現香港的核心價值。

就讓我們一同為中環街市發聲,留住香港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