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泛政治化-是真象?還是偽語?

泛政治化-是真象?還是偽語?

在主流媒體及官方言論中,政治化經常用作評論香港政治,由特區政府施政、中港矛盾,到經濟民生議題。究竟我們如何理解「政治化」?

「政治」:用古希臘的說法,指(一)管理及治理人民;(二)影響別人的理論及行動;及(三)權力或資源的分配。「化」:動詞,指過程。結合兩項定義,政治化可視作管治、權力或資源分配及權勢者影響人民的過程,本應是中性及描述性。

可是,「政治化」被不斷地重複使用,說明時更沒有一個清晰及規範的定義。結果,該詞被人故意利用,表達時既含糊不清,更缺乏上文下理。

以下是根據社會上提及政治化的言論,歸納政治化一詞所指為何:

(一)作為標籤反對勢力阻礙政府施政的手段:

  • 「如果2017選舉不成功,那麼香港政府今後的施政將更加困難、警民衝突更嚴重、《基本法》23條立法的談判越來越政治化,社會內耗增加,『香港台灣化』難以避免,後果是災難性的」(《中國評價新聞》,2014年4月13日)。
  • 「受制於外在環境,教育發展已經高度政治化,無論在2012年,抑或是2014年的雨傘運動。關乎港大近日發生的事件(指校委會部分成員無理否決任命陳文敏副校長任命事件),也許過去幾年的香港,已定性為政治化及兩極化」(Bangkok Post,2015年10月2日)。

(二)作為批評,甚至貶抑不同政治社會力量或意見的理由:

  • 「集會不是批鬥早前用粗口罵警務人員的林慧思老師,只是外界將事件政治化」(《成報》,2013年8月5日)。
  • 「香港一些人政治上腦,事事無理政治化,專業能力卻不顧,是十分可悲的」(《晴報》,2015年2月6日)。

(三)作為形容鬥爭的同義詞:

  • 「反對派的『無形之手』不停將所有議題『泛政治化』,令社會進入各種政治爭拗中」(《文匯報》,2015年8月3日)。
  • 「香港社會高度泛政治化,把巿民福祉放一邊,凡事以鬥爭為手段,務求令政敵人頭落地」(《亞洲週刊》,2015年6月21日)。

(四)作為奪得政治利益(例如權力)的手段:

  • 「現在香港最大問題是政治化,政治利益凌駕公眾利益,他認為政府的職責及功能在於「交貨」,急市民所急,能做到這點,已經是民主政府,不論其產生方法。」(《週末會客室》,2014年8月16日)。
  • 「或者有些人想借這民生事件政治化,製造更大的輿論曝光,關心程度比港鐵超支幾百億好像還著緊。但無論他們動機如何、所持的理據如何,以前線員工的尊嚴來換取利益,都是錯誤的做法!」(《am730》,2015年10月2日)。

上述的文本,均反映對香港政治及社會「政治化」的痛恨,無論是運用負面貶詞,言詞間帶有侮辱的成分,並強調災難性後果。

但是,這些解釋卻存在以下的缺點:

(一)把政治化等同政治,無形中把政治根本的定義及理解完全扭曲及誤導。在部分市民的觀感中,政治等同於醜惡、污糟、黑暗、自私自利、權力鬥爭等貶詞,在一定程度上,「政治化」的言論要為這些負面狀況負起一定的責任。
然而,這些貶詞的背後,正反映因市民無權參與決策,甚至只有既得利益者及當權者操縱整個過程,才產生這些負面的影響。因此,針對上述部分的觀點,正面及有效地消滅他們口中的「政治化」,政府應該讓市民充權,並全面參與政策的討論、制定及決策,並願意承擔政策的後果,成為負責任的公民,從而不再把「政治化」掛在口邊。
相反,若果市民不斷地沉溺於「政治化」的說詞,導致部分人選擇「政治遠離我」,部分人選擇沉默,部分人感到厭惡,部分人更是非不分;結果當權者看準市民漠不關心及討厭公共事務,即使政權繼續弄虛作怪、以權謀私或貪污舞弊,市民對政治的冷漠與沉默,會成為鼓勵政權深化上述敗政的幫兇。最終,市民相信「政治化」的說法,無疑把自身置於自我侵害的惡性循環。

(二)故意掩飾事件本質及真相的廉價藉口。分析及解讀上述八段提及政治化的言論,可發現部分選擇刻意隱瞞事件的本質及事實:

  • 利用提委會、選舉程序及任命機制操縱選舉,旨在控制選舉結果,扭曲及破壞普選的選賢與能的關鍵功能。
  • 政府利用特首直接委任校董或校委會成員進入大學權力架構,侵犯學術自由與院校自主。
  • 部分親政府支持者以襲擊、羞辱、謾駡、誣告、騷擾或誹謗為手段,恐嚇異見人士,然後只懂用以「政治化」反擊批評的意見。
  • 把批評政府敗政的人,醜化為「上腦」(指他們神經失常),既無能搞鬥爭,更成為「反對派」、「無形之手」,標籤他們是黑暗及破壞勢力。這些言詞,旨在於觀感及輿論上要被批評者負上暴力及顛覆之名,達致壓制他們的言論,更無形中鼓勵了政府不自我反省,犯錯(甚至犯罪)的官員無須辭職負責,反而憑着這些親政府言論作為後盾,令政府繼續推行敗政, 政治腐敗不斷地蔓延。
  • 扭曲對「(公眾)利益」的理解。把施政視為「交貨」,是對公共行政的侮辱;政策不是貨物(更不是爛貨),持份者不是賣家買家。依據這種說法, 20世紀日本皇軍以大和民族的「利益」發動侵華戰爭,以解決土地問題,亦是急市民所急,而獨裁政府的暴政若能解決問題,就已經是「民主政權」,不論其產生方法!然而,公眾利益的真正含意是政府制定的機制及政策,能否關注及保障,還是破壞及侵害市民法定的權利。過程中能否充份實踐公平、無私、不偏不依、一致性及公開,還是歧視、排斥、以權謀私、濫權及隱瞞的狀況。

展望未來,「政治化香港」及「香港政治化」的言論勢必變本加厲。研讀通識時,必須提防由政治語引伸出來的語言陷阱。其實,政治化並不可怕,最可怕是人人迷信政治化。

作者:黃偉國,香港浸會大學政治及國際關係學系助理教授,進步教師同盟成員。

原文載於香港電台通識網《集師廣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