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社區營造的可能

社區營造的可能社區營造的可能社區營造的可能社區營造的可能

家家在本難念的經,每個社區有何異同呢?

上周六,YMCA觀塘會所與活在觀塘合辦名為「社區高峰會」的講座,邀請灣仔藍屋─香港故事館館長盧樂謙、活躍於土瓜灣、灣仔和菜園村的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副教授陳允中(YC)和活在觀塘的發起人袁智仁(原人)分享社區的經驗。

灣仔︰藝術的嘗試

藍屋的盧樂謙除了灣仔,足跡亦踏遍觀塘。身為半個街坊,年少時常出入觀塘,二年前在觀塘的小巷作足球比賽,辦「人民足球」的活動,成功感最大,感觸良多,第一次見到街坊以社區「觀塘人」自居。及後,參與觀塘仁信里的抗爭,支持小販和賽鴿店可獲安置,跟仁信里的鐵匠合作,用廢棄石油罐,做成鐵鳥地標,成為日後觀塘抗爭的象徵。這次經驗,影響他日後的創作。喜歡先找社區單位合作,融合社區手藝,用藝術作媒界,表達意見。他眼中藝術,是社區的良藥,找出街坊的長處,發揮,陶冶性情,讓人變得積極。社區也是試驗場,給予機會,給人有名目,實踐各種可能。自行開發藍屋前的空地,辦寫生、音樂會,公共空間,不是政府賦予,而是約定俗成。流行的市集不及上街道,街道擁有無限的可能,未知的驚喜,沒有規管的美。

宣傳上,線上FB和社區是兩個世界,文青與街坊的表達方式不同,社區只需簡單用白紙寫上活動名稱、地點和時間就可以吸引街坊,但文青海報在網上則要揪心的字眼,如︰「每人都孤獨」,哄堂大笑。

觀塘︰時間戰勝一切

活在觀塘的原人認同「人民足球」對觀塘抗爭的重要,透過年青人和藝術,重燃社區自信和發掘社區的認同。他重溫過去八年在觀塘走過的路,最初五年的社區研究,跟街坊熟絡,對日後的抗爭很大幫助。觀塘的例子中,資源不足,沒有深厚關係和街坊的自主,抗爭難走下去。重建抗爭後,如何協助街坊回復昔日的生活,也是難題,像早前與女工會合作,在小販市集派發一萬塊手造梘,希望協助小販生意,但成效難料。究竟街坊如何捱過重建帶來的寒冬呢?

觀塘的重建街坊謝姑娘,被報紙寫為「工廠妹鬥贏市建局賠四百幾萬樓」,分享當年和市建局鬥爭經驗,堅持八年,最後一位才離開重建區。她是千多位業主中,唯一一位可獲得樓換樓的賠償。她感謝關注的年青人,令她了解重建的可怕,鼓勵她站出來,大聲講出自己的苦況。在合理情況下,要不斷講出訴求,不讓步,無欲則剛,才令市建局屈服。重建搬遷後,她也積極協助其他區的街坊,希望幫忙別人。

台灣的社區公民

陳允中教授(YC)的分享,也許回答原人問題,社區也需要有產業維生。他用自身台灣經驗,講述社區營造的原則,如何達至社區自治。用行動形成社區感,提出「人、文、地、產、景」的五大面向。人就是社區的共通需求,文是集體歷史,如︰觀塘可說是工業發展史,而地則是地方的獨特性,有如觀塘是公屋社群,產所指是產業,讓社區經濟可持續,最後,景是街坊共同景觀,如︰觀塘的鐵鳥雕塑,由街坊創造的地標。

五大方向都必須下而上,由居民參與,直接民主,讓民主的種子在社區發芽。YC分享20多年前成功營造台灣的一個衰落工業社區─後竹圍,具體點出居民如何變成公民。

1991年,YC和同學一腔熱血走入社區,想為社區重新設計空地,改作公園,卻受居民冷待。先從小朋友出發,清理公園,大人過來幫忙,結果社群開始走在一起。再辦講故事、做口述史、煨蕃薯和歌唱比賽活動,豐富街坊對空間的想像。起初,無人對空地的設計有意見,經過活動後,大家發現社區的可能,空地的可玩性,踴躍分組討論和設計。設計時也要注意有的街坊意見太強,要平均分配各種背景的街坊入組。最後,空地除了變成公園,也有親子圖書館,成人和小孩共同得益。

經過直接參與,公園成為民主地標,街坊都是公民。後竹圍的居民都不再接受賄選,反而按照社區景願,選擇候選人。從直接的社區民主,影響政治的民主,讓香港的朋友可參考借鏡。

此外,創意也是社區營造的必需品。YC正籌辦社區大學,第一課就教街坊,如何在狹小的陋室(劏房),只用電飯煲就可煮一頓好菜,讓基層家長用美食,羸回孩子的心。社區從生活開始,多點思考可改變人心。

台灣和香港的社區營造,大都是危機介入,藉社區抗爭,再作營造。但香港轉變太快,很多時需要社區抗爭和營造同步進行。藝術、文化、歷史,方式大同小異,但都需要時間,加上浸泡在社區的心血,補上創新,打破既有框框,才有機會爭取社區民主和自治。

圖1︰論壇的情況
圖2︰台灣後竹圍的社區營造
圖3︰藍屋音樂會,打開公共空間
圖4︰觀塘的人民足球活動,活用後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