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備課心中應有誰(一):備課沒用的兩種理由

備課心中應有誰(一):備課沒用的兩種理由

教學改進採取校內教師協作共同備課的方法,在時間表內設立共備教節,讓教師就着同一課題集思廣益,在香港少說也超過廿年了,成效如何,這教師的寶貴時間和人力資源該怎樣善用等問題,應由嚴謹的研究來解答。

偶有同行朋友相告其經驗,他們會把共同備課的會議室叫作「BAN房」,因為同事中有「BAN神」,總之遇着甚麼同儕的建議必BAN無疑,所向披靡,對BAN神來說,種種策略或手段,無論新舊,無論第N代IT抑或CHALK & TALK,都不適合他或她那班學生的,因為,學生都是學不來的。

和這樣的無敵BAN神遙遙相對,處於頻譜另一極端的,是壓根兒不需要借助其他同事腦力的,讓人羨慕的老師,因為他們的學生不管甚麼都學得挺好,教師試過的方法都十分有效。對這類教師來說,備課也是沒甚意義的,因為,學生學到而且學得挺好,夫復何求?

問題是,據說BAN神或令人羨慕的行家,在述說自己學生的學習狀況時,原來心中想着的,往往只是一二學生。一班中少則有十數學生,多則三、四十,教學設計不可能給整班學生逐一度身訂造,這點是明明白白的,可是,若只專注於個別學生,除非談的是「個別化學習計劃」(Individualized Education Program),否則,又是否適切呢?這其實關乎教師的腦神經的特點,值得留意。

作者:戚本盛,進步教師同盟成員。

(原文載於EdTalk by QSIP
(相片來源:sip.csjh.tp.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