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區議員絕不只是派月餅

區議員絕不只是派月餅

近日政治講得有點多。不過政治同每個人距離,其實可以好近、好近、好近。「針唔拮到肉唔知痛」,今次不少地區由「素人」出選,他們當中有因區內爆出圍標等問題,代議士不是失蹤就是幫兇,才憤而出選「以一敵黨」與建制派對壘。

昨晚傳來不少傘兵、高登仔和地區人士的勝利,與泛民大老相繼落馬成強烈對比。大家在熱烈祝賀葛根等建制大將落選時,也需留意本土生力軍與傳統泛民議席的此消彼長,其背後的真正原因。

很多人認為區議員並無改革地區的實權,到頭來只不過是「蛇齋餅糉」--這種思維大家都很「入腦」,是不是?因而想到,之前我批評某泛民議員地區工作不力,對方竟自詡「一個月餅都無派過」;零三年泛民就是用這種思維「治區」,空談民主理想持續「離地」,四年後只能落荒而逃,慘敗收場。這些極壞榜樣確實嚇怕不少選民,令他們對自稱民主派的候選人有隱憂,起碼不少建制派是真的有做過地區工作的。

記得看過上屆有關梁美芬出動「掌心雷」助選報導時,有受訪老人家其實根本不太清楚對方是甚麼人,更別說關心甚麼政治選舉;但寂寞老人一句「她有來探我」提醒了我們:選民是活生生的人,誰能把他們連結起來,誰就有機會獲勝;一個月餅一場齋宴,也只是表象--他們誰知道民主派候選人姓甚名誰,長甚麼樣子?

我上月替加國聯邦候選人助選,在唐人街的長者屋大廈,每楝大廈還洗了好幾次樓,連他們名字,我幾乎也能叫出來了。這候選人在該區由市議員一路做到國會議員,服務華人社區近廿年;老人家不懂甚麼政治,但我提到候選人的名字,就個個笑顏逐開,說認識她很久了,會投她一票;若候選人在場,她和老人家更如好友相見,談得開開心心的,我這助選員更是甚麼都不用說,就知這票鐵定是我們的了。

加國不流行蛇齋餅糉,那老人家為了甚麼要投她的票?說到底,候選人為自己做過甚麼,大家還是心知肚明的。

區議員不是維修員,不是康樂組長更不是打雜。爭取綠燈多兩秒或避雨亭這類「成功爭取」項目是會被人恥笑的。「區」議員,就是要以改善區內居民為本,還有連結居民凝聚社區,令社區變得更強大應對大環境的挑戰而存在的;蛇齋餅糉或康樂活動,統統只是其次。

「高登仔」樂華北區傘兵黃子健大比數當選,坦言「街坊睇得出我們付出」。這付出是指「地區工作」而非傘運;青年新政唯一得勝的黃埔西鄺葆賢,短短十個月選戰以僅39票打贏現任建制區議員,她謙卑得呼籲投50張白票的選民,下次能改變主意,「因為我地真係好認真去做」。為甚麼街坊把選區未來四年的命運,託付給這些年青人?經歷零三年一役後,選民除了求變的決心,他們的眼睛早已變得雪亮;誰有為自己做事的真心,大家是「看、到、的」。

他們的勝利,絕不是「爆冷」,是以血汗一席一席,一票一票換來的。乘搭七一民主順風車坐上議席的泛民,或以為坐擁大量資源和選舉機器的建制派,是永遠不會明白的。

昨晚的變天,是香港人在政治上的自我覺醒的一次小勝利。雖然來遲了二十年,但仍未為晚。下年立法會議席的爭奪戰,是香港人要起來面對的另一場選戰。如鄺葆賢所說,「看看自己身邊有甚麼事可以做的」,「做多一步做多半步」,各司其職改變我們香港,一齊再贏一次。

P.S. 順帶一提,月餅就是元末革命,散播起事消息,一舉成功的象徵。

作者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jiajiahenry/

圖:前線科技人員fb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