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有關香港公共空間的七件事:三、毫無人性的街道

有關香港公共空間的七件事:三、毫無人性的街道

(Credit:HKPSI)

生活在香港的你可有過以下經歷?走在沒有任何特徵的街道上—準確點來說,街道的唯一特徵是一式一樣的磚牆或通風口—他們通常是大型住宅項目連商場的外圍,有些或會連接有蓋交通樞紐。在那裏你失去方向—近處,沒有任何特徵提示所在地;遠處,龐大的建築物阻擋了視線。你甚至因街道上行人稀少而感到不安,想逃離又仿佛走不出去,因為一旦走錯方向,你便離原點很遠,要花很多時間和力氣才能到目的地。

近年多個大型港鐡上蓋項目都出現這種極少行人使用的「街道」

2

九龍站(Credit: on.cc)

3

奧運(Credit:wikipedia)

「無街之城」將軍澳和馬鞍山,天橋卻貫穿整個社區。區內市民的生活經驗仿佛就是出入天橋和逛商場。天橋駁天橋,天橋其後又是商場……

4

將軍澳 (Credit:google)

5

馬鞍山(Credit: Wayne Wong)

街道作為公共空間

這種沒有特色可言的街道出現多是出於商業考量,沉悶、沒有生氣的設計間接引導了街上的行人集中到商場裏,眾商場再以功能單一的天橋網絡連接,形成一個離地城市。尋求既定路線以外的人是被孤立的個體,在街道上行走是不被鼓勵的行為。商業考量為先的空間設計扼殺了街道作為公共空間的活力,而這種發展模式讓香港趨向一個去人性化城市。

事實上,街道一直是香港這個高密度城市的主要公共空間,它的功能不只是通道,而是進行各項社交、經濟活動的地方,甚至是室内延伸的生活場所。人們在街上相遇、聊天、買賣,甚至吃飯、晾衣服……一切靈活、有機、自然地發生,使街道成為有趣又充滿無限可能的地方。然而這一切發生的關鍵是因為街道的建造以人的需要及角度出發-以人體尺度建構,行人才能與街道上的人與事物互動,讓街道成為增進溝通的平台。

6

世界盃外圍賽港中大戰當晚,市民自發在街道一同欣賞足球賽事(Credits: Hong Kong Protest Portrait)

甚麼是人體尺度(human-scale)?

顧名思義,人體尺度(human-scale)的意思是人類身體所達的三維空間。人體尺度的概念與人體工學相似-人體工學中各類型工具配合人體結構而設計,令人使用時舒適、安全,從而提高生產效率、完善生活體驗及過程。然而不只工具,作為每天的生活場所,公共空間設計也應以人為本。人以五感體會身體可達的環境,街道作為一個供人使用的空間,若配合人體結構營造,理所當然地會是個更舒適、更有趣和吸引人逗留的地方。丹麥著名建築師及城市規劃師Jan
Gehl 致力推動以人體尺度規劃的宜居城市,主張城市中應該充滿面孔-人應該看見他人和被他人看見;街上應該充滿細碎的特徵,讓行人每秒看到一處新景物。因為人會被其他人和有變化的事物吸引,而行人看見和被看見則有助社區建立互信及安全感,讓人御下防備之心和身邊的人溝通,長遠建立一個宜居的社區。

7

街道以人體尺度設計,成為人與人交流的平台(Credit: Vienncouver 2014-2015)

其實在汽車出現以前,人們便是以人體尺度去建立城市。例如佛羅倫斯、羅馬舊城區等許多意大利城市還保留中世紀城市的特徵。這些城市的街道對汽車來說相對較窄,然而,對行人來說卻非常舒適,並且暢通無阻-在地的商舖及餐廳、迎面而來的行人和可達的建築物成為了行人最賞心悦目的風景,令匆匆走路的過程變得有趣、多變,也提供行人一個相遇、溝通的平台。然而經過工業革命後,人們高舉現代化汽車帶來的便利和效率,失控地擴大城市的規模,卻失落了最本能最自然的以人為本設計。雖然行人往往比汽車多,但相比之下,行車道很寬闊,而行人的空間被壓榨到最小,甚至在地面消失。

8

以汽車為導向的城市設計還適合廿一世紀的城市嗎?(Credit: NSSGA)

延伸下去,道路使用是否應以行人優先?這又是另一個討論。而可以肯定的是,空間設計即使不能根治人與人之間的問題,但相信以街道為起點,建構一個鼓勵溝通的公共空間作為平台,能增加市民的互信,從而打破社會隔閡,使香港成為一個更宜居的城市。

文/Martha Chan

原文刊於
拓展公共空間 Hong Kong Public Space Initiative Facebook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