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你試過參與一個沒有垃圾桶的活動嗎?

你試過參與一個沒有垃圾桶的活動嗎?

文:Celia Fung@結束一桶專棄

對於街邊有多達過萬個的垃圾桶的香港來說,要垃圾桶完全絕跡,就好比全港的藥房金鋪化妝店「執哂笠」一樣,是發夢都無可能會發生的事

但在三天的音樂營中 ,不敢說做得完美,但我們及主辦單位總算做到了一個零垃圾桶及「自己垃圾自己帶走」的活動

結束一桶專棄在好幾個月前收到草原地圖的邀請 在一月一至三日的草原音樂營內進行分類回收,老實說,在活動進行分類回收並不是新鮮事,回想我們在七一遊行,在佔領區已進行了N次同類型活動,因此,我們希望再進一步,作一個更大膽的嘗試:假如進行一個完全沒有垃圾桶的活動 又是否可行?

要走這一步實不是易事,事前跟主辦單位開會討論時,大家亦有猶豫,參照去年的活動情況,主辦單位起初用紙箱設立了垃圾桶及回收桶,期望參加者可自己乖乖進行回收分類,雖然有部份參加者有遵照指示,但亦有部份露營者繼續將城市生活「貪方便貪順手」的習慣帶到山上,沒有主動分類不特止,眼見垃圾箱已滿還繼續將垃圾堆放在紙箱旁。由於場地有野豬出沒,野豬又會醒目地破開膠袋「搵食」,造成環境衛生問題,義工只能不停將垃圾清運到場外的垃圾站,不消一天大大的垃圾站已半滿,結果要額外再「急call」食環的承辦商上來清垃圾才不導致「垃圾圍營」。

d2

圖:營外的大型垃圾桶貼上「自己帶走垃圾」的標示

參考上年經驗,今年主辦單位預先進行宣傳,說明場內設有回收措施,參加者需「自己垃圾自己帶走」,以及自備餐具,減少製造即棄廢物。而主辦單位為了突顯對回收分類的「隆重其視」,兩個回收站均設於場地最當眼處,包括營區入口以及表演場地的附近位置,未會有如某些政府部門經常將回收桶設於「暗角」或「無雷公咁遠」的地方,因此參加者絕對未會有藉口推說不方便或「搵唔到回收桶」而將回收物隨意棄置。

由於音樂營的活動為三日兩夜,回收物需於營內暫存三天才可送到回收場,若將充滿食物及飲品香味的回收物放過夜,可能會吸引野豬翻箱倒籠摷食物;而且將太污糟的回收物放到回收桶內,亦會污染了其他回收物而令其「報銷」,白費了參加者的回收心血,因此我們設了清洗站,要求參加者先將回收物先作簡單清洗才放進回收桶內。驟眼所見,營內的參加者都頗為配合,來到回收站的均會自動自覺將回收物稍稍沖乾淨,但在此我們亦要澄清一些回收謬誤:

- 紙巾是不能回收的,請不要再將抹過咀及呻過鼻涕的紙巾放到回收桶內

- gas罐必須先於罐身打窿,將氣體全放後才可放進金屬回收箱

- 沾了醬汁或污染了的紙張是不能回收的 (場地第一天最多的垃圾是承載熱狗的紙容器,我們曾上門向熱狗檔反映,希望他們鼓勵campers帶備容器購買食物,熱狗檔負責人表示campers 要求才提供紙兜承載,及後亦轉用廚房紙巾)

- 紙杯是複合物料,內裡有層膠膜,是不能回收的 (所以我們要再次認真的呼籲,大家不要再幫襯麥當奴等連鎖式快餐店,一個餐,除了那飲管及杯的膠蓋外,其他全不能被回收)

有人或者會問:既然有食環署車隊上山收垃圾,為何我們還需要參加者自己帶走垃圾?

d1

圖:gas罐必須先於罐身打窿,將氣體全放後才可放進金屬回收箱

不說不知,營地內只有一位管理員叔叔馮先生,整個營地的大小事務由洗廁所剪草清理營地均由他一個人一腳踢,一個過千人的活動所製造的垃圾量由他一個人處理,光是想已覺得極不人道,而且,上完大號沒理由要別人幫你抹屁股,同樣地,自己制造的垃圾沒理由理所當然地覺得要由別人處理。我們亦希望透過自己帶走垃圾的過程,令參加者想深一層,若不想提著重甸甸的垃圾下山,最直截了當的方法便是從源頭減少製造廢物,以及更積極主動為垃圾分類。

但場內總有些跟野豬一樣不聽話的「黑豬campers」繼續一貫的「貪方便」及「貪就手」,將垃圾丟到廁所的垃圾桶,或離營時索性將垃圾留在原地,由其他工作人員幫忙執手尾,亦有人對我們要campers進行分類及要大家帶走自己垃圾的行為表示不滿,在回收站丟下一句「痴線」便拂由而去的亦大有人在,但撇除這些小眾,大部份人亦有乖乖的進行分類回收。

是次活動,我們共收了超過100公斤,約20大袋的回收物,以下為回收物重量細分:

金屬: 18.4kg
塑膠: 27.65kg
紙: 20kg
玻璃: 49.35kg
廚餘: 3大桶

即是說,因有回收分類的措施下,活動已減少大約四至五架大垃圾車的棄置量。

至於垃圾的部份,頭兩天留在場地的垃圾繞過了我們的「監察」由食環署車隊收走,我們只能得到第三天於場地遺下的垃圾數據,約重43.95公斤。我們亦有量度部份自己帶走垃圾的營友手上的垃圾重量,每組campers (主要為2至4人,但亦有多達7或11人)的平均垃圾量為1.35公斤,即人均垃圾量為0.1 - 0.6公斤,比環保署2014年的資料所指,每人每日製造約1.35公斤垃圾量少約50-90%。campers均表示由於場內有回收設施,所以最後需要棄置的垃圾只有紙巾及一些不能回收的食物包裝如薯片袋,其中一組11個人於三日兩夜中只製造了4.2公斤的垃圾,即平均每人每日低至0.1公斤。

垃圾平均量最重的為其中兩位未有將垃圾分類的男士,垃圾重量多達4.15公斤 (即平均每人每日約2.05公斤),打開垃圾袋,發現有玻璃樽、紙巾、食物包裝及其他回收物 (事後他們表示會拿到山下進行回收,信不信由你);最厲害的是一組零廢物的情侶,他們已是慣常的露營友,所以會先在家中拆取所有包裝,帶上山的均為可回收的物件,準備之充足令編者不禁要對他們報以熱烈掌聲!

當我們訪問參加者對是次活動的回收及帶走垃圾的安排有何感受,受訪問的參加者均對活動要做分類回收及帶走垃圾表示同意及支持,說明: 1. 草民果然有質素 2. 於活動進行回收分類及帶走自己垃圾已是大勢所趨,由其是於郊外舉辦的活動,主辦者更應鼓起勇氣積極向參加者灌輸有關觀念。

d4

總括而言,是次「零垃圾桶自己垃圾自己帶走及回收分類草原音樂營」是頗成功的,根據場地管理員馮先生所指,場地的垃圾量比去年減少約九成,亦無須額外叫食環署的工人山長水遠到場清走垃圾,大大減輕他的工作量,亦大讚參加者的主動性及主辦單位的安排。因此,不要再以為活動不設垃圾桶,市民自己帶走垃圾是件天荒夜談的事,事實證明只要主辦單位願意踏前一步、願意更早安排、願意預留資源,不設垃圾桶的安排、徹頭徹尾的回收分類甚至乎零廢物是實實在在可以發生的。

參照是次經驗,我們認為 大會可以做的,有以下方面:

- 於事前跟處理回收物及垃圾的團隊有足夠溝通:例如回收站的數量及位置,是否放置垃圾桶,所需物資及人手,事前如何宣傳等等

- 與場地所有有機會製造廢物的持份者有充分溝通,嘗試探討可如何減少製造廢物:例如是次主辦單位有向食物供應商要求不可主動提供即棄餐具,參加者均需自備容器及餐具購買食物,已能減少製造一大堆的膠叉膠匙膠牒膠杯。

- 請預留資源(包括金錢及人手)在場地內進行回收工作:是次主辦單位願意出資承擔回收物的運輸費用,我們是大力讚賞的。請各位不要再以為賣回收物可以賺錢,而要回收商貼錢車來車往送走回收物,實情是回收物的價格已跌到最低點,回收商已不能只靠售賣回收物來支持營運,而且回收工人亦要「開飯」,以下為回收商所提供的回收成本細分:

上門回收運輸車連司機人工連上貨工人:$450/噸(仲要有一定量及路程不太遠)
手動打扎: $250/噸 (自動打扎: 180/噸)
送碼頭運輸: $100/噸(又係睇路程)

以上尚未計算舖租儲存雜項,如果要分揀又再貴些,以一噸回收物賣出價為$800,收支絕對不能達成平衡。另外膠由於較「大舊」,運輸費是紙的三倍,玻璃運輸貴又冇價,金屬運輸成本最低但鐵的價格比紙還低,如果沒有主辦單位支付回收服務費用,如何計這也是一盤愈做愈蝕的生意。所以主辦單位必須於計劃開支時已預留資源繳付回收人工及運輸費用,香港的回收事業才得以持續下去

所提出的三點,並非一些高門檻的要求,只要主辦單位有心,重視減廢回收這一環,絕對不難做到。

另外,我們希望是次活動能令參加者將分類回收的習慣能從山上帶到山下,環保減廢的習慣從來都不是一次性的,如未有延續性,大家在山上做得多好也是徒然。我們做的不是教育活動,而是一個見証,令所有在場人士見證自己只要有心有力,只消花幾秒便能為減少廢物出一分力。同時,我們期望活動影響的不只是參與是次活動的過千人,而是由這一千人開始,再將回收分類的「火頭」蔓延至大家身邊的朋友家人,既然在山上大家亦能做得到,在回收設施及資源更充足的山下,大家理應可以做得更好。

d3

圖:廚餘亦有進行回收

另外,亦想藉此感謝草原地圖主動尋求跟結束一桶專棄合作,令我們能夠在活動中進行「零垃圾桶」的試驗計劃,過程中不是完全順利,大家在一些細節安排中亦曾有分歧及擔憂,但主辦單位曾說過:「我們開會時,統籌M劈頭第一句就話:今年唔做好垃圾回收,就不如以後唔再做。」

我們感受到他們期望在能做到一個真正的環保活動,而不是外間一些「掛羊頭賣狗肉」,連回收桶亦不見有多個的所謂環保活動,因此,他們盡量在有限的資源中提供了最大的支援,亦將回收的部份放了很大的比重。減少廢物產生及回收分類理應是舉辦每個活動中的其中一個重要環節,而不應是額外可有可無的「多餘事」,期望是次經驗能夠為日後其他活動的主辦者作為一個範例,並將回收減廢的訊息帶至每一位參加者手中。

最後,感謝結束一桶專棄上下仝人全體出動支持此實驗計劃,沒有各位在山上留了足足三日兩夜全力幫忙,此經典創舉絕不能成事,萬分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