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農業園選址背後

農業園選址背後

當施政報告連升降機會在青衣、葵涌及九龍城區興建,差點連哪些新建的公廁有長者優先廁格都要寫入報告的時候,為何偏偏估計收地可能以十億計的農業園,選址卻隻字不提。從雅虎和蘋果新聞,政府消息僅透露農業園將位於古洞,詳細位置沒有進一步交代,只稱面積約為80公頃。對上水古洞一帶略有認識的朋友都知道,古洞被粉嶺公路貫穿後,公路以南的地方稱為古洞南,昔日,長瀝和蕉徑一帶仍有眾多農地,自雙魚河整治工程完成,穿梭鄉村的道路改善,有些較近路邊的農地被荒廢,更改規劃把農地變村屋亦如雨後春荀,政府要在這裡收地,除非用極高的價錢,相信地主寧可賣給發展商建屋。另外,即使將這裡所有的農地加在一起,總面積也不過是40公頃。故此,農業園唯一的選址便是在古洞北,即現時全港知名的塱原濕地。

塱原濕地變農業園是甚麼回事?

古洞北新發展區的計劃中,政府一早已把塱原濕地定為高生態價值,規劃藍圖中更把塱原濕地的核心部份劃為自然公園,南北相連的農地保留作農業用途。簡單而言,即使沒有農業園,塱原仍是香港一片非常活躍的農耕地,過去十年,香港觀鳥會和長春社更獲得自然保育基金的資助,與農友和地主合作,進行了有機和生態有善的耕作活動,更長年監察著生態的變化,與黑臉琵鷺同樣是全球瀕危黃胸鵐(俗稱禾花雀)在塱原有輕微的增長。這些屬私人土地的農田,在現時的規劃和可見的將來,都沒有機會能向城規會成功申請改劃變成村屋地,故此,若果政府願意出錢收購這些農地,而這些被評為優質農地的,更能以較高的價錢售出,地主會反對嗎?政府慷納稅人之慨,一方面為地主增值,另一方面更可以高唱我已投放數十億為農業去發展,其他不在這範圍的農地便可以釋出作建屋和發展之用。塱原農地更可以為政府面上貼金,因為將要推行的《生物多樣性公約》,政府更可在這個項目上邀功,既是投放最大的金錢,亦是最成功的。這樣的一石二鳥農業園,除了政府和地主有得益外,我看不到對香港其他的農地有甚麼好處,更甚的是我們的公帑就這樣花掉了。

IMG_0536
圖:塱原水稻田(左)和常耕的菜田(右)

一亳不花把全港農地變農業園

香港現時仍有不少的常耕和優質農地,政府只要修改政策,把農地改劃建屋地變為無可能,把被荒廢的農地向地主徵罰款,向非法傾倒泥頭在農地上的罰則加重,並且認真執法,把農地農用的原則貫徹執行,不再以科技創新為包裝,推動有機和永續的農耕方法,更理想是把農地和附近的社區連結,這樣的農業園才是真正為農民、為消費者、為環境和為生態最好的農業政策。

IMG_0610
圖:與黑臉琵鷺同樣是全球瀕危黃胸鵐(俗稱禾花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