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灣仔藍屋後街改建酒店 直接影響藍屋建築群整體佈局

灣仔藍屋後街改建酒店 直接影響藍屋建築群整體佈局

繼2011年2月城規會附帶條件批准在灣仔慶雲街17-19號興建一棟25層高的酒店後,最近同一間公司又有另一個申請計劃在同一窄街上的5-9號把現有民居拆卸,改建成一棟26層高的酒店,這項申請將於今天(1月22日)在城規會會議上審批。

灣仔慶雲街正是大家熟悉的「藍屋建築群 」的後街,在這條窄窄的舊街,屬一級歷史建築的「 藍屋 」及二級歷史建築的「 黃屋 」就已經佔了半條街。而這個最新的26層高酒店改建申請,就正正在「黃屋 」的對面。「藍屋建築群 」包括三幢不同外觀顏色的命名,包含藍屋、黃屋和橙屋。黃屋與藍屋相鄰,連同橙屋,共矗立於同一街塊,在石水渠街、慶雲街和景星街一帶,展現出60年代的唐樓建築風格,留下早期華人生活痕跡和文化。而在2009年「藍屋建築群 」更成為香港首次「留屋留人」的歷史建築活化計畫,將社區居民的生活視為文化保育的一部分,完整呈現香港平民文化特色。

然而,一而再發生的酒店改建申請將不只威脅居民的交通安全(見《灣仔藍屋後街,一條窄路建兩棟酒店,挑戰道路設計安全準則》),更會影響灣仔區的民生、社區生態,和整個「藍屋建築群 」的整體佈局。

根據古物古蹟辦事處的歷史建築物評估準則的「組合價值」中,提到「建築群應為歷史上人類聚居或土地利用的範例, 代表著某個文化, 或是人與環境之間的互動」。「藍屋建築群 」正是代表著早期華人生活文化及發展。在早前審批盧吉道古宅的酒店改建申請的城規會會議上,古蹟古物辦事處的代表曾表示,他們對一個歷史建築的評級,不只考慮建築物本身,也會考慮其周邊的整體佈局。以「藍屋建築群」來說,其地段的歷史可追溯至1860年前後,整體佈局應包含當時的建築物及所在的街道設計。因此,在審批慶雲街的酒店改建申請時,尤其今次申請的地段正在黃屋對面,應該要保留當時街道的規劃,維持當時低人流的街道設計。

在早前慶雲街的酒店改建申請,古物古蹟辦事處分別兩次都沒有對申請提出任何影響評估或意見,我們期望古物古蹟辦事處在今次的會議上能主動提出意見,考慮此酒店改建申請將為慶雲街帶來不可逆轉的改變,影響「藍屋建築群」原有的住宅區域功能性和原有的街道設計,直接影響其完整性。

請關注今天的城規會審批會議!

日期:1月22日
時間:上午9時
地點:北角政府合署一樓

灣仔藍屋後街,一條窄路建兩棟酒店,挑戰道路設計安全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