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三十六計與上兵伐謀

三十六計與上兵伐謀

孫子兵法博大精深,其中〈謀攻篇〉便有一條:「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其言簡意賅,帶出了上等的用兵之道乃以謀略取勝的道理。在中國歷史上,政治及軍事家們使出了各式各樣的謀略以達到其目的,以下便淺論其中三個。

(一)瞞天過海

瞞天過海是三十六計之一,其意思為以謊言和偽裝隱瞞自己的真實目的及意圖,並在背後暗中行動。其可以進一步演繹為以平凡掩飾自己的不平凡;以大多數掩飾少數。當把一枚真硬幣放置在九十九枚假硬幣之中,自然讓人難以分辨。以數量繁多的虛假之物及謊言去製造假象並包藏自己的真正目的,既使對方放鬆、鬥志鬆懈,也使其喪失分辨真偽的能力。惟此計沒有太大的技術成分,單純以謊言來蒙混過關。

尉繚的「影武者」策略就是瞞天過海的招數之一。為了有效保護秦始皇,尉繚在巡車隊中裝備不少副車,內面盡是秦始皇的替身。透過製造大量分身,隱藏秦始皇的真正位置,使刺客無法判斷其位置,只能倚靠直覺行事。張良正因這種策略而行刺秦始皇失敗,成語「誤中副車」即是由此而來。

(二)暗渡陳倉

暗渡陳倉同樣是三十六計之一,此計之精髓在於以佯動迷惑對方,使其落入我方圈套,最後再迂迴地攻其不備,出奇制勝。這道計策之妙在於「正」「奇」的運用,「正」指一般人以為的正常做法;「奇」則指別人意想不到的做法。當別人以為你會以正道行事,你就以奇道出其不意,使對方大失預算。正奇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兩者之間可以互換,當同一條奇道用得多會變成正道,這時使用平常的正道,則會變成奇道。此計最難之處就是捕捉對方心理,很多時候你所想的奇道,也許是對方認為的正道。

劉邦被項羽封入漢中後燒毀沿途所有棧道,一直養精蓄銳,後來便以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計策出關進攻關中。其一方面派士兵假裝重修棧道;另一方面卻以大軍,抄小路偷襲陳倉。由於敵方被漢軍蒙騙,以為漢軍會經棧道出發進攻,因此沒有在陳倉設防。結果,漢軍成功聲東擊西,出其不意大敗敵人並占領關中。

(三)欲擒故縱

欲擒故縱也列於三十六計之中,其原意是不要過於逼迫敵人,要以忍讓麻痺敵人意志。此舉並非因為慈悲而憐憫敵人,相反,是為了減省己方損失並獲得大勝而行的策略。常言道,狗急跳牆,當把敵人逼至絕境時,其可能破釜沈舟、奮力一擊,最終只會為己方帶來莫大損失,甚至把勝負逆轉。因此,以拖延、消耗的策略磨蝕對方的意志及資源,便能以低成本取得高效益,甚至避免殺敵一萬傷己八千的副作用。但此舉並非萬全之策,因為時間一長則易生變,當時局有變,戰況則可能反過來對己方不利。

三國時期的夷陵之戰就體現到欲擒故縱的神效。蜀漢皇帝劉備為重奪荊州,且報關羽之仇,故向東吳出兵。漢軍初期屢戰屢勝,士氣極高,東吳大都督陸遜有見及此,堅守夷陵不出,兩軍相持達半年之久。後來漢軍疲憊、鬥志鬆懈,陸遜方出兵並最後以一把火攻大敗漢軍。陸遜以欲擒故縱的方法,消耗漢軍的意志,麻痺其軍心,避過了敵軍最為強勢的時期,最終這道策略使其步向勝利。

以上計策並非單純只為歷史故事,假若將它們交織運用,並用於現代社會諸如政策的落成及推行之上,其威力甚至比原子彈還要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