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沉思】自殺前的那一刻,你應該做些什麼,而你又應該做些什麼。

【沉思】自殺前的那一刻,你應該做些什麼,而你又應該做些什麼。

圖片攝於英國。

「有同學自殺了,而且我可能還認識。」
一回到家,一打開電腦,就看見這句話。朋友發給我的。

後來看到很多評論,多數是以下幾類。
有惋惜的,如:花樣年華,前途似錦,太可惜,愿逝者安息。
有不解的,如:也許父母施加壓力,壓力大就休學吧,不需要尋死。
有嘲諷的,如:讀書壓力大就自殺?真可笑。那你的家人怎麼辦?
有警醒後人的,如:大家應該互相扶持,有不開心的千萬要說出來,讀書真的很辛苦,但是沒有過不去的坎兒,我們一起加油。
有提出解決方法的,如:如果成績不理想,不要將補考、留級等事情看得太重,畢竟世間總還有美好的事值得留戀。

是什麼樣的悲傷讓英年煥發的學子放棄世間一切留戀?是什麼樣的事情,什麼樣的心境,讓一個立志救死扶傷的人放棄自己的生命?我想,道理,一定都懂。所以,除了以上幾類評論,我還想加一類: 自殺,一定不是草率的,不負責任的,軟弱的,愚蠢的。自殺,必定是長時間的爭鬥。所以,我們沒有資格去嘲笑、指責想自殺的人。

我自己沒有想過自殺,所以我並不真正了解自殺前人們的心境,當人已經連自殺的勇氣都有了,生命的坎兒,生命的美好,也許並不是那麼重要,這樣想,便感到自殺並不是瘋狂的事。如果你的朋友對你透露輕生想法,你知道該說些什麼?該做些什麼嗎?

很久以前,朋友突然發信息給我:我壓力好大,好傷心。我現在每分每秒都想跳樓。
我楞一楞,想:認真嗎?想起朋友前段時間一直心情不好,我寫到:你是我這麼多年的好朋友,如果你真的有任何輕生念頭,請一定告訴我,因為我在乎你。
過一會,我問:我擔心你,打電話給你吧。
朋友:不用了。我現在很不好。
我:那你在做什麼,吃飯了沒?(之後我說了一大堆廢話,比如,我早餐是粥)
朋友:離開家。不回去了。今晚,在外面睡。

朋友許久沒有回復信息,着實嚇我一跳:在外面睡?睡?什麼意思?難道住酒店嗎?還是暗藏了別的意思?

第二天,朋友說:可能是恐慌發作(panic attack)。重點是朋友還活著,我放心了。

後來,朋友告訴我,當時有人告訴他壓力太大不如休學,他非常憤怒,到外面通宵溫書。

互相守護,其實是很驚心動魄的經歷,但也是必須的。後來我自己上網查資料,又喜歡上了看Ted Talk,發現當時的反應還算可以,不算很差。因為我不是醫生,精神、情緒方面知識不足,不可以做出任何醫療指導。只能將自己以前看過的資料總結,分享。朋友想自殺的那一刻,不需要講大道理,不應該指責。如果你是害羞腼腆的人,那一刻是表達友情的最佳時機。讓朋友知道你支持他、明白他,或就算不完全明白,也願意隨時傾聽。有句話叫“'Attention is the rarest and purest form of generosity.”又有句話說:“耳朵是通往心靈的窗戶”。如果完全不知道說什麼,那就傾聽,認真傾聽,用心傾聽。

這個網站非常全面。
http://www.helpguide.org/articles/suicide-prevention/suicide-prevention-...

我對心理學和精神病有興趣。 《說書人》是一個我平時挺喜歡看的主頁。裡面“特別的救命技巧”和“十個自殺警號”言簡意賅。
https://www.facebook.com/505851149580563/photos/a.515527885279556.107374...

https://www.facebook.com/505851149580563/photos/a.515527885279556.107374...

最後,兩個深深觸動我的視屏,非常細緻。
Why we choose suicid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1QoyTmeAYw
一位曾經嘗試自殺的年輕人講述當時的心境。

The bridge between suicide and lif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CIq4mtiamY
一位金門大橋的工作人員講述他的工作。金門大橋是著名的自殺場所。

最後,引用以上兩個視頻中的話作結。

“When we encounter the suicide of somebody else, we always try to rationalize it. I hear it all the time. And I think it is because we are uncomfortable with feeling helpless. ”

“The vast majority of folks that we do get contact on that bridge, do not commit suicide. Additionally, that very few who have jumped off the bridge and lived and can talk about it, that 1-2%, most of those folks have said, that the second they let go of that rail, they knew they had made a mistake and they wanted to live. I tell people, the bridge does not only connects Marin to San Francisco, but people together also. The connect, the bridge that we made, is something that each and everyone of us should strive to do. Suicide is preventable. There is help. There is hope. ”

最後的最後,我希望大家不要把傾訴困難當成軟弱,不要把傷心事藏在心裡。是的,我們都不想被人看扁,但是vulnerability is a strength。你的軟弱、傷心證明你正經歷困難,正在挑戰自己,證明你是個堅強的人,所以沒有人會覺得你不夠好。關於這一點,我早在12月28日的文章已經闡述過。

如果你有自殺的想法,請你一定告訴朋友,讓愛你的人做力所能及的事。
如果你的朋友想自殺,請你一定體諒他,關愛他,傾聽他內心的苦水。

如果大家覺得這篇文章能幫助到更多人,歡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