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家教樂:副語言

家教樂:副語言

【文:陳為建 @進步教師同盟】

當老師或者家長很多時能洞悉小孩子字裡行間的真正意圖,並非甚麼法術,而是小孩子不懂掩飾他們的副語言。

語言學上的副語言(paralanguage),就是一個人傳達訊息時文字以外的輔助訊息,可以包括距離、衣著、眼神、面部表情、姿勢、肢體動作、同時進行的活動、高低音量、抑揚頓挫、抽氣(gasp)、歎氣(sigh)⋯⋯廣東話可以俗稱為「格」,說話的「格」。

很多父母從小便注重小孩子與人溝通時的副語言。能力是一回事,但溝通時副語言顯示出說話人不由衷,表達相反意思,便關乎說話人的誠信和可信度。有時嘴巴不用發出一個音,副語言已經代為說出心裡話,甚至是出賣說話人。

比如翹腳,你以為優雅,根本是自卑的表演,肢體語言就是收起來,但又要扮作輕鬆。如果把腳翹至水平,更是非常粗魯的表現,完全無心溝通。一邊溝通一邊看手提電話,也是非常不禮貌的表現。與人溝通時兩者加起來就是傲慢,甚至比乾脆拒絕溝通更差勁。

當成年人在小孩面前與人溝通,小孩子也在留意我們的一舉一動,必須注意我們的副語言。小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言不由衷的人連小孩也會瞧不起他,這種人不是個人能力低到一個點,連稍為檢視一下自己的副語言也力有不逮,就是他是一個赤裸裸表裡不一的騙子。

教育的最底層是溝通,溝通需要用心。為我們的下一代著想,讓我們以謙卑出發,由檢視我們的副語言開始。

(圖:licd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