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大概,十年以後——女性.家/職場

大概,十年以後——女性.家/職場

猶記得小時候,家中客廳放置了一台工業用車針機,媽媽久不久便會拿來布匹給迷你的骰的我製作花裙或襯衣;對於縫紉這門手藝,無論在何時說起,她都引以為榮,「我以前喺工廠車公仔頭同埋公仔衫,不過結咗婚無幾耐就無做囉。」是的,因為她婚後不久便有了孩子,為了照顧我們兄妹,她專心一志打理家務,再也沒靠針車「搵食」。

約卅年過去了,快將三十歲的我正從事社區工作,接觸不同階層的圈子。然而,現今社會的家庭照顧者角色仍重點落在女性身上,仍有不少女性,尤以基層婦女為甚,她們全職照顧家庭。統計處最新數據顯示,佔有一半15歲及以上的女性沒有從事經濟活動,主因之一是「料理家務」。對於那些基層的全職主婦而言,生活都須得依賴丈夫,可是百物騰貴,男士獨力支撐家庭經濟非常辛苦,假如婦女勞動力能夠釋放,相信能顯著減輕他們的家庭經濟負擔。

其實很多婦女在條件許可下都希望能加入勞動市場,從我於社區的服務對象口中,我亦多次聽到媽媽們因為要帶孩子而不能工作的故事。三十年前,見到媽媽的處境,當今,見到一眾婦女街坊的情況,性質上其實三十年前後差別都不大,都是一些有能力、有理想的婦女不能參與職場,身為女性,不禁為之惋惜。

再過十年,婦女勞動情況又會如何?

現時社會重視人力資源,政府也認同需「釋放婦女勞動力」,千禧過後始提倡中小學課餘託管、幼兒照顧服務、社區褓姆等,致力令婦女釋下照顧者身份,安心投入勞動市場。提供了此等支援,婦女就業情況應當明朗化了吧?十年後定能更理想、更多婦女能選擇參與職場了,是嗎?在我看來,要改善並沒有那樣容易,假如相關政策都僅留於「政府有提供照顧支援」層面,而沒有檢討支援是否充足及全面,亦沒有調整服務內容,不難預見十年後的婦女仍是要同樣面對照顧家庭及參與經濟活動的兩難局面。

縱然想像力不夠,亦能構想十年後會是如何︰物價更高、貧者越貧。若果婦女勞動力沒有好好地釋放,靠男士一己之力養家,基層家庭的生活會更不堪——捱貴租住劏房等上公屋,清貧家庭缺乏資源培養小朋友,基層家庭兒童輸在起跑線、競爭力偏低,以致跨代貧窮問題延續。婦女為照顧家庭放棄工作,即使子女成長後能再投身勞動市場,她能參與的工種也非常侷限,而且收入偏低;政府沒意願實行全民退休保障,基層婦女所得的退休保障就只有微薄的強積金,而家庭主婦更因家務勞動並非經濟活動,連僅餘的強積金亦欠奉,老年生活是沒有任何保障的,令女性貧窮問題持續,女性於年老退休能維持經濟獨立亦難以實現。

十年時間,誰會希望社會停滯不前?要釋放婦女勞動力,除了提供「足夠」及「全面」的社區託管支援服務(包括增加託管名額、減低輪候服務的時間、提升服務質素、以薪金聘請社區褓姆、檢討現時服務成效等),政府更需提倡一系列「家庭友善政策」(包括增加女士產假及男士侍產假日數、提供生理假期、鼓勵在家工作及彈性上班時間等),為一眾有家室人士平衡工作及家庭生活,令原本身為家庭照顧者的婦女能更有動力投入勞動市場。

十年後,到時臨近四十的我,或許仍似三十年前媽媽的處境:都在煩惱如何兼顧家庭及工作,怎不令人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