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九西前哨戰】莫嘉嫻:民協、泛民,是時候改變了

【九西前哨戰】莫嘉嫻:民協、泛民,是時候改變了

(獨媒特約報導)距離九月立法會選舉不足半年,多個新政黨近日先後成立,劍指五區議席。其中九西新增的一席,成為兵家必爭之地。民協去屆在九西落敗,黨內表明今屆務必重奪老巢,但至今仍未敲定人選。去屆代表民協出戰九西、深水埗區議員譚國僑和民協主席莫嘉嫻正爭取黨内支持。民協黨內初選將會在4月23日進行,獨媒分別訪問了二人,莫嘉嫻便明言「民協和泛民都是時候改變了」。

莫嘉嫻今年年初接任黨主席,認為黨內普遍認同需要改革,以回應時代和香港的政治環境。她強調新增的第六席不一定是民協的囊中物。例如環境因素會推高投票率,更質疑死守基本盤是否足夠,必須思考如何在固有的基本盤上再擴大政治版圖。

只砌不再傾

2012年立法會選舉,馮檢基轉戰「超級區議會」功能界別,原九龍西一席「原定」由譚國僑轉替,但譚以3,900多票之差不敵西九新動力梁美芬,失落最後一席。莫嘉嫻稱如今其黨內初選的「對手」譚國僑是民協的開國功臣,但形象上太根深蒂固,所以由新人講新睇法較容易吸引公眾。

民協一直自訂的政治路線為「又傾又砌」,但莫嘉嫻坦言「又傾又砌」已不合時宜,指自人大831落閘後,對話之路已走到盡頭:「梁振英一日係度都唔得,無得傾。」她形容梁是帶頭撕裂香港,亦沒有「想傾」的誠意。

IMG_6692

圖:民協去屆派出七人參選九龍城區議會,任國棟和莫嘉嫻均連任失敗,僅三人當選

稱出選能加快世代交替

莫嘉嫻表示,民協過往較多時間在社區深耕,三十年來的品牌正是重視民生,但現時對大政治議題已避無可避,如何突破這個形象就是新領導層的任務。「民協知道係要改變,不可以再只做地區工作。」

對於有黨內聲音認為「穩陣攞咗先」,應由譚國僑再次出選,「下屆先再變」,莫嘉嫻的看法是今屆再不改變便太遲。「如果只考慮基本盤,這樣想係會忽略了一些政治考慮。」她強調自己爭取出選正是回應加快世代交替和承傳作用,「譚國僑出來選的話係講不到呢樣野。」

IMG_6643

莫嘉嫻在城大讀社會科學,大學時已在政黨做暑期工,但不認同該「富貴黨」的理念。在畢業後有志繼續從事地區工作,後來成為廖成利的立法會議員助理。做了一年後,廖成利和馮檢基等人在1998年立法會選舉落敗。民協由臨時立法會擁有四個立法會議員到到四大皆空,她指自己「經歷過哂」民協的起跌。

當年,廖成利在落敗後問莫嘉嫻會否參選,莫於是出戰1999年區議會選舉,形容當年有較多原議員助理參選,更早期則較多專業人士和社工。莫在當選後以區議員身份在馬頭圍走過16個年頭,在去年不敵民建聯新人邵天虹。

區選落敗後,莫嘉嫻表示深深感受到中共無形之手在背後操控選舉。「唔敢講黑箱作業,但一定唔係公平囉。」

IMG_0501

圖:莫嘉嫻上任主席後,先後提出不少倡議,包括女性生理假期

地區以外

莫嘉嫻便認為黨的參政層面同樣需要改變,所以提出初選,讓黨友作選擇。「政黨是要參政為目標。」「民協能否去得更前,不是靠一個人。」莫嘉嫻表示曾不斷問自己,民協的成員在30年前站得很前,但現時卻顯得落後。「我地全名叫咩呀?香港民主民生協進會呀!」她表示傘兵都說要學民協的地區工作,證明民協在地區工作上已得到認同。「做地區?我們已經建立咗嫁啦。」而自己過往都安逸在地區工作,因為街坊的回應便是最直接反映努力的成果。

她稱民協一直都在做本土的工作,黨的工作一直都是以香港人為出發點。「民協30年前成立就是為香港人,這樣都不算本土?」

IMG_0629

圖:民協目前在深水埗區議會中擁有九席連同公民黨及民主黨,仍欠一席才能過半

力推雷動計劃

民協目前有百多名黨員,她上任主席後,曾找來多名學者在黨內搞講座,講香港的大形勢;並和不同的公民團體溝通,又聘請新職員負責民協的網絡宣傳。莫嘉嫻不認為民協有「大佬文化」,給人這個感覺只因為中生代過去只對地區有興趣,所以唯有前輩「頂住先」。她表明作為中生代,爭取出選是要告訴後輩在民協是有機會上位。就是次黨內初選,莫嘉嫻表示不存在深水埗和九龍城之爭,表示民協的強項是深水埗,目標是下屆區議會必須過半議席。

時間回到今年年初時,正值民協換屆,譚國僑和總監許錦成找她詳談,希望她能繼任黨主席。她不諱言考慮了很久,因自己加入民協剛好是二十年,但一直沒想過要做主席。但莫嘉嫻表示考慮到,民協好像一直只堅守地區,如果在未來沒有太大改變,很可能會「降格」地區壓力團體。她強調民協9月將面對歷來最嚴峻的挑戰。

莫嘉嫻近來積極約見其他泛民政黨,推動雷動計劃。「如果議席過半,仲洗乜拉布同掟磚頭?議會過半其實不是夢。」她認為在比例代表制下,反對派的得票多但議席少。「民協和整個泛民,都是時候改變了。」

記者:麥馬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