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中環閣麟街/吉士笠街民房遺蹟 具重要文物價值團體促評級保育

中環閣麟街/吉士笠街民房遺蹟 具重要文物價值團體促評級保育

中西區關注組
城西關注組
新聞稿

中環閣麟街/吉士笠街民房遺蹟
具重要文物價值團體促評級保育
部門失當、機制漏洞急需改革

中西區關注組及城西關注組在中環重建區內發現可能是香港現存最古老的「背靠背」唐樓群遺蹟,估計屬十九世紀下旬香港爆發大規模鼠疫前1879-1880的建築,反映當時維多利亞城「中市場」的生活環境。而該地段的業主是19至20世紀香港的顯赫人物及傳奇女性,業權歷史反映中區華洋雜處的獨特時代風貌。

遺蹟位處市建局重建範圍,去年十月關注組發現及公佈遺蹟後,政府部門及市建局一直迴避處理。

關注組的硏究發現:

閣麟街、吉士笠街、嘉咸街及卑利街乃殖民地早期華人聚居及做生意的地區,當時叫「中市場」(Middle Bazaar)。1844年,港府收回土地將全數居民遷往太平山區,再將地段拍賣給洋人及少數華人作住宅及商舖。遺蹟所屬地段為Inland Lot 104,1847年由德忌利士輪船公司創辦人道格拉斯.拉畢克(Douglas Lapraik)購入,Lapraik 在中環擁有大量物業。同年,Lapraik 將地段的一半,即吉士笠街2-10 號(Section A of Inland Lot 104)售予美國船長James Bridges Endicott,而有趣的是,Endicott於1852年將這物業贈予一位名為吳阿嬌的華人女子。(Endicott其後與一英國女士結婚)

吳阿嬌,又名「紅毛嬌」,蛋家人(即水上人),與Endicott曽共同生活,是當代一位傳奇女性。她的生平收錄於中國婦女傳記辭典(清代篇)及香港大學出版社近年出版的 "Dictionary of Hong Kong Biography"中。當年中環這一帶住有些不少這類「受保護的婦女」(protected woman),吳阿嬌本身行事獨立精明,早年販運鴉片,後來投資地產,更成為一班“受保護的婦女”的首領。吳阿嬌一直住在吉士笠街2-10號的地段,而吉士笠街的另一名字,就叫「紅毛嬌街」。

1878年聖誕夜中環發生一場大火,燒毀三百多間房屋,包括閣麟街及吉士笠街上的所有房屋,中環於1879-1880年全面重建,Inland Lot 104內的十間唐樓就在當時建成。當年的唐樓為用盡空間,大多背靠背、邊貼邊而建,密密麻麻,衞生環境甚差,鼠疫就在1894年爆發。隨後政府在1903年修改法例要求在唐樓背後加設後巷,「背靠背」唐樓才慢慢被淘汰。

這十間1879-1880年建成的「背靠背」唐樓在1900及1916年分別由富商何東及何甘堂購入再分售,一直至1960-70年代才拆卸,但遺留下一整列的背牆、數段間牆及地牢的部分,見証香港由十九世紀過渡至二十世紀的城市轉變。

遺蹟的價值:

  • 這組碩果僅存的「背靠背」唐樓遺蹟,展現出這區在十九世紀中下旬擠迫密集的居住環境,直至鼠疫於1894年大爆發,政府有必要正視環境衞生及規劃,而進行修例改善,於1903年通過「公共衞生及建築物條例」,要求新建唐樓在屋背留有後巷。這組遺蹟是香港公共衞生及城市規劃發展史的重要佐証。
  • Inland Lot 104的業權,由洋人大班過渡至華人富商擁有,反映殖民地早期由洋人壟斷土地,逐漸過渡至華人精英在經濟上抬頭,是香港社會發展的縮影。
  • 遺蹟記載了殖民地早期“受保護的婦女”的故事,該區華洋雜處的特色,及「紅毛嬌街」的起源,而這些婦女所生的混血兒,由於大都受到良好的教育,不少後來成為香港舉足輕重的人物,何東本人在遷往半山前即長期在該區工作和生活。。
  • 相關歷史人物:Douglas Lapraik, James Bridges Endicott, 吳阿嬌、何東、何甘棠。
  • 「背靠背」唐樓遺蹟連同附近的永和號、三間戰前唐樓(市建局聲稱會保育),以及嘉咸街、卑利街的百年路邊石渠,有極高的群組價值。

古蹟辦處理古蹟的不當手法:

關注組自去年10月一直密切跟進事件,要求古物古蹟辦事處(古蹟辦)進行評估及公開其研究報告,及譲關注組向古物諮詢委員會(古諮會)詳細報告文物發現,但古蹟辦一直不肯正面回應。

今年3月3日,關注組發現古蹟辦不按正常程序向古諮會匯報,在無向委員提供完整評估報告情況下,在會議的「其他事項」提出處理閣麟街遺蹟,並極速建議此項目不作評級。

關注組發現,古蹟辦向委員傳遞的資料極度不足,有誤導之嫌,並刻意隱瞞古蹟的文物價值。

事後,關注組於3月11日透過公開資料守則(2月中申請)取得一份古蹟辦擬備的歷史建築評估,發現古蹟辦3月3日向古諮會委員的陳述,與評估的內容相差一大截,模糊不清,多項重點不提。古蹟辦亦沒有向委員提供此書面報告,只是作簡短粗略的口頭(及幻燈片)陳述。有關遺蹟的陳述及處理的「討論」在七分鐘內完成,有委員事後向關注組表示根本沒有足夠時間討論。

由於關注組的發現及研究資料遠比古蹟辦的「評估」豐富和深入,並顯示遺蹟具重要的文物價值,我們要求古諮會重開評級程序並進行公眾諮詢,並原址保育這難能可貴、在市中心保存下來的過百年「背靠背」唐樓遺蹟。

關注組促請當局調查相關部門官員涉嫌失職行為,檢示文物評級及保育政策漏洞,加以修正。關注組將就事件作出正式投訴。

2016年4月14日

Screen Shot 2016-04-16 at 11.01.51 pm

Screen Shot 2016-04-16 at 11.02.00 pm

Screen Shot 2016-04-16 at 11.02.09 pm

Screen Shot 2016-04-16 at 11.02.17 pm

Screen Shot 2016-04-16 at 11.02.24 pm

Screen Shot 2016-04-16 at 11.02.49 pm

Screen Shot 2016-04-16 at 11.02.57 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