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水耕透視》推薦序/徐世榮:倡導香港農業的多功能體制

《水耕透視》推薦序/徐世榮:倡導香港農業的多功能體制

(本土研究社按:有幸邀得台灣政治大學地政學系教授、第三部門研究中心主任徐世榮教授為本土研究社三月出版的《水耕透視》撰寫推薦序,以下為全文) 

感謝作者的邀請,讓本人得以榮幸撰寫短文,一方面針對本書主題抒發自己對於台灣農業的淺薄研究心得,另一方面則是要為讀者們推薦本書,因為本書作者群投入非常多的時間與精力進行實地考察,並經過跨國的比較研究及深入的討論思辨,而得到對於香港地區「新農業政策---水耕產業」的深刻反省。

簡略而言,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全球農業政策約略可以劃分成兩大階段,一為由戰後到1980年,可稱之為農業「生產論」時期;1980年代中期以後,則有「後生產論」與「多功能農業」的政策典範,這二項政策可統稱為「農業新體制」。

在第一階段,重點是在於1960年代的綠色革命,透過農業生產技術的提升,如機械化、大量施肥、及灌溉渠道的興設等,增加了農業的生產量,這是一種高投入與高產出的農業生產模式。當時這種農業生產模式甚受農民的歡迎,也連帶動了國家的經濟發展,這是因為農業生產扮演著替「非農業部門」累積資本的功能,若以台灣為例,政府以前透過不公平的肥料換穀政策,將農業生產剩餘轉移至工商業部門,促成其後續的發展,而這也就是政府以前時常宣傳的「以農業培養工業」的時期,不過這個觀念卻不斷地被倡導,至今依然不衰。農業被賦予的主要功能為糧食衣物的生產,農地無可避免地被視為生產糧食衣物的生產因素。因此,農地利用的目標為農地地租極大化,並藉此來提高農民所得與維持農村發展。戰後台灣實施的農地改革、農地重劃、新品種及化學肥料的使用等措施,藉以提高農糧產量都屬之。

不過,上述「生產論」的農業政策,卻因為農業主要國家的生產糧食過剩、經濟產值過低、農業生產破壞環境、人類價值觀念的改變(追求品質甚於量)、及全球性政治結構的改變等開始受到批評與質疑,農業重要生產資源也因此被大量的轉為他用,如農地的流失、農業用水也移撥作為工業使用等。接續的,「後生產論」的生產模式則是主張農業多元化、多樣化的發展,認為農場不僅只得透過農業生產來賺取利益,更可以發展許多非農業的經營來開拓財源,如開闢民宿及農業休閒產業。在這個思維底下,農業生產轉為粗放化、分散化,並且逐漸降低農場規模及增加種植作物種類,而糧食生產量的多寡亦不再是農業價值的唯一衡量指標;相對地,糧食生產的品質逐漸為消費者所重視,而化學肥料與生物科技的使用頻率亦大幅度的下降。

但是,卻也是在這個時候,另外產生了「多功能農業體制」。「多功能農業體制」認為,農業與農地的功能不只在提供糧食衣物(或稱為商品產出的功能),農業與農地同時還有環境生態保育、文化資產保存、自然景觀維護等等多元價值功能(或成為非商品產出的功能)。農業與農地的非商品產出功能在市場機制下不容易得到發揮,因此由政府採行干預措施乃為必要。包括歐盟、日本、瑞士、挪威等採行新體制的國家,採行的措施包括農地經營利用的粗放化、多樣化、注重生產品質、維護生態環境、及對農地利用進行直接支付補貼等,這些措施與傳統「生產論」下的農地利用模式有極大的差異,並使農地地利用、農村發展、農民生活、農業經營有了新的契機。

我們發現台灣也是隱約受到這三大農業典範的影響,惟近年來,經過學者及民間團體(如台灣農村陣線)不斷地倡導,我們認為台灣農村凋敝的根本原因,乃是在於農業及農地的多功能或多元價值長久以來都被嚴重忽視了,致使這些價值並沒有如實反映在農民的所得當中。農業及農地的多元價值包含「生產、生活及生態」三生價值,而它也已經成為台灣農業及農地政策的主軸,而這也是比較符合地方永續發展之理念,但是,遺憾的是,這個三生價值並沒有充分體現於農民的所得裡。例如,農業及農地提供了重要的環境生態價值,它涵養了重要的地下水,農作物吸收二氧化碳,也相對釋放出許多的氧氣,但是農民有因此增加所得嗎?沒有。又例如,農業及農地已經是重要的文化景觀,許多都市居民喜愛於週末假期到農村享受田園風光,但是農民有因此增加所得嗎?除了少數休閒農場經營者外,大多數農民都是沒有的。

至於生產價值有否受到重視?答案也是讓人失望的。紀錄片《無米樂》昆濱伯故鄉所種出來的頂級稻米,「一斤米的價格竟然比不上一瓶礦泉水」!這是何等強烈的諷刺,而這是政府長期以來低糧價政策所造成的結果。總之,農業及農地的生態及生活價值無法經由市場機制來體現,而政府為了穩定物價,又是刻意壓低糧價,兩相夾擊下,農民的所得及生活因此陷入於萬劫不復的境界。

但是,國外的經驗卻非如此。縱然是在WTO體制內,歐盟許多先進國家都費盡心血,直接對個別農地進行補貼,因為農業及農地有生態及生活文化的重要價值。舉瑞士為例,在2006年,瑞士的農業直接給付占農業支出的67%,約為新台幣750億元,如此龐大的財政資助,使得2006年瑞士河谷地區的每一農戶獲得的直接支付約為120萬台幣,在高山地區平均每一農戶獲得的直接支付約為140萬台幣,這是個非常值得參考的實例。

近年來,對農地進行直接補貼的概念,已逐漸形成了共識,也就是應該將農地做農業使用所提供之外部利益內部化,也就是感謝農地作農業使用所給予的回饋,應該要盡可能提高農民所得,才能構成繼續將農地作農業使用之誘因,以提供更多的外部利益。因此,學者及民間團體期許政府直接對農地進行補貼,將農業及農地之多元價值反應在農民所得上,若農民所得增加,自能吸引新一代青壯年人口投入農業,農村亦自然可以逐漸擺脫窳陋凋敝。

我們要再次強調,農業的價值不僅僅只是在於它所生產農產品而已,更有其多功能的價值,農業具備了環境生態、歷史文化、地景美觀、休閒娛樂等多元價值,而它對於人們靈性的提升,也具備了重大的貢獻。因此,若由此觀點來看待香港政府目前所提倡的「新農業政策——水耕產業」,可能就會有所遲疑及保留,因為以工業生產模式來看待農業,這樣的視角可能是過於狹隘,也缺乏對於農業與農地的整全思維。因此,我們肯定本書作者們的用心,也期待香港政府仍夠開創對話的空間,讓農業多功能體制的思維能夠有討論的機會,並進而在未來被採納與實踐。

徐世榮
台灣政治大學地政學系教授、第三部門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