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獨立與大中華

獨立與大中華

港獨,近來不斷的引起社會熱烈的爭論。隨着香港民族黨的成立,港獨首次在政治舞臺上登場。「香港獨立,脫離中共」,成為了這個政黨的建黨黨綱。與此同時,前學民思潮的黃之鋒和周庭等人創立了「香港眾志」,宣稱要推動十年內香港自決公投。傳統泛民,例如民主黨和工黨等,卻依然堅持其中國人的身份,繼續走「建設民主中國」的道路,實現司徒華的民主回歸夢。香港的政黨,似乎已經由本來的泛民和建制的二元對立,逐漸變成了多元化的政治光譜。

可是細心地看,建制陣營一直都很堅持其「保皇」的親共立場,奉行「小罵大幫忙」的原則,為共產黨和港共政權護航。所以,就算現在建制陣營中有比較開明的和比較守舊的立場,看似存在不同的光譜,他們仍是會在最後關頭為政府護航。可是,在非建制陣營中,早在黃毓民當選後,一股新的政治能量經已逐漸浮現。他們不以「中國人」自稱,不認同民主回歸論,更不相信共產黨的任何諾言。他們對「一國兩制」不再有任何的幻想,更不再認為香港的民主要建基於中國的民主。簡單來說,他們不再迷信大一統,相信香港應該自成一國,跟中國割裂,才有可能達致真正的民主。他們跟傳統泛民最不同的地方,就是泛民仍然堅持大中華的思想,死抱「建設民主中國」的理念不放,堅守「中國人」的身份;而這群新力量則以「香港人非中國人」自稱,拒絕承認中國人的身份,更主張港中區隔,互不干涉。

亦即是說,泛民基本上都是以「大中華」的類別劃分,民族身份認同的立場與建制派無異。所以,在香港的政壇上,政客對身份認同的立場可以說是「獨立民族」與「大中華民族」二元對立。或許有人會留意到,有些新興的政黨和一些打着革新旗號的政黨以「港人自決」為綱領,對香港民族定位的立場模糊不清,既不反對「中國人」身份,又打着守護本土文化的旗幟。他們對「香港人」身份認同的質問顧左右而言他,投機取巧地含糊過去。既然他們並不敢去表明自己的立場,把他們歸類為「大中華」政黨也不足為過。香港政局,首次面對着民族身份認同的大對決。說是二元對決,其實獨立和大中華間都有很闊的光譜:由香港獨立建國到歸英再到在中國同意下建國,和由一國一制成為中國城市到永續基本法維持高度自治,可謂有極闊的光譜。

香港的未來,究竟應該繼續留在共產黨下,逐漸變成一個中國式城市,或是應該堅持「一國兩制」這個虛假的框框中,抑或應該走向獨立,脫離中共自成一國,或是重投英國懷抱,重新成為英國屬地?2047的二次前途問題,本來並未引起香港市民的關注,但在「一國兩制」的謊話被揭破後,香港市民紛紛開始討論前途的問題。香港因為基本法保護了言論自由,任何事情的討論都不應該受到限制,況且香港人在1997年的前途問題上,經已沒有機會參與其中,所以我們極希望在今次的前途問題上為自己發聲。香港人已經認清了共產黨的真面目,對共產黨完全失去了信心,對「一國兩制」失去了信心,自然而然便尋求維持自治的方法,獨立,無可避免是其中一個選項。

當香港的新一代人民開始探討獨立的這個政治選項,中共政權便立即公開指討論「港獨」違反基本法,煽動分裂國家;港共政府更指正在研究控告成立香港民族黨的骨幹成員,「鼓吹」獨立,違反基本法。在香港,當一個團體或組織並未採取任何實質性的行動,純粹在言論及政治上探究其可行性,根據香港法律,根本未有犯下任何罪行。言論自由和結社自由,在香港是有法律保障的。中共和港共政權,對港獨思潮如斯的高調打壓,且是無理亦不合法的打壓,只會使港人更加的人心背離,更加趨向脫離中共,走向獨立。

傳統泛民堅持「中國人」身份,死抱「民主回歸」的幻想。他們麻木地每年向共產黨「爭取民主」,盼望有一天共產黨會憐憫香港人,賜予民主制度。他們的守舊迂腐,使香港每年都在社運和失望中無限循環,虛耗光陰。建制則將問題轉移至經濟和民生問題,彷彿香港人只要吃得飽穿得暖,就不需要民主。然而,香港面對的,並不是土地住屋問題,也不是經濟民主問題,而是民主政制的政治問題。香港的核心價值備受衝擊,生存空間受擠壓,連政治空間也被收窄。在這樣的香港下,香港人如何能夠再接受如斯的管治,如何不去探索其他的可能性,以脫離這種極權管治?獨立,是共產黨逼香港人走上的!

作者:阿恩,自由文字工作者
90後教育工作者看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