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是誰在移平馬屎埔?

是誰在移平馬屎埔?

恆基?當然。

四叔?一點也沒錯。

既然如此,譴責大地產商就是最自然不過的事,發揮網上的輿論壓力,指出整個事件中的不合情理之處,再將恆基的暴行廣傳給所有朋友,讓大眾了解地產霸權對市民生活的壓迫。

這是我正在做的事;而你,既然正在閱讀這篇文章,也大概在做著差不多的事。但,在此之後呢?

我們的朋友圈子裏大概沒有能左右恆基決策的高層人士;即使是輿論壓力,也只能停留於相對狹窄的關心社會的香港人之間,特別是傘運以後,還能夠互相交流的只剩下同路人。

換個角度想一下,到底是誰在背後支持恆基?港英政府的高地價政策,當然是始作俑者;而特區政府將其貫徹始終,也必然是幫兇。這個好像就是地產霸權的故事,在政府所製造的環境使然下,透過興建大型商場,然後不斷調升租金,引入各式各樣的國際連鎖店,最後趕絕小商鋪,把全港十八區改造成一模一樣的社區。

然而,是怎樣的情況可以讓商場不斷提高租金,而租客則完全失去討價還價的能力?那完全來自商場所吸引的人流和生意,沒有這些,營業額將不足以支持昂貴租金,議價能力也不會一邊倒地傾向地產商。

無論政府製造了多有利的形勢,最後真金白銀付錢給地產商日益壯大的,不是別人,而是包括你和我在內的消費者。每次到了某個商場消費,得益的除了是做成了生意的商鋪,及其背後的供應鏈外,最主要的贏家就是正在營運該商場的地產商。也正因如此,最有效的辦法必然是以資本主義的手段作出反抗,下每一個消費的決定之前,我們都需要思考一下,這樣的決定會塑造出一個怎樣的香港,到底是地產商可以為錢移平一個社區的地方,還是一個容許城鄉共生的香港。只有當地產商的每個決定都會影響生意的時候,它的行為才有機會被改變。

將責任都歸咎於地產霸權是容易的,要改變自己的行為卻不見得簡單。我們習慣了只看價錢和功能就作出消費,甚至乎所謂的品牌忠誠度,某程度上也只是一種思考上的懶惰,既然不想比較產品的優劣,就不如繼續購買同樣的品牌。要以消費行為改變社會,代表的是需要不停的思考每件產品所隱含的價值,而且對於整個生產過程及供應鏈有著充分的認識,可以分析不同產品之間對於社會的相互作用。這是一個令人勞累的果程,但如果避開了商場,卻光顧了屬於同一財團的連鎖店,其實還是被蒙蔽於五光十色的櫥窗之中。

同樣的思考不應止於商品的社會影響,更有關係的是每件產品背後對大自然造成的負擔。馬屎埔的村民都是一群熱愛土地的人,但我們對自然的關懷,對本土農業的重視卻一直負之缺隅。如果香港人多嘗試理解每一件超級市場或百貨公司的產品背後所造成的環境破壞,自然會願意付出更多去保護本土,特別是有機的產業。那麼,即使馬屎埔抵抗不了收地的命運,也必然可以在另一地方重新出發。

備註:以下是恒基的商場名單

IFC/ 18 ON LAN/ 新都城中心/ 港灣豪庭/ 翔龍灣/ 新寶城/ 興富中心/ 利奧坊/ 沙田中心/ 沙田廣場/ 新港城/ 荃灣及元朗千色匯/ 屯門時代廣場/ 粉嶺中心/ 花都廣場/ 牽晴間/ 灣景廣場/ 富達廣場/ 豫豐花園/ 匡湖購物中心/ 上水中心/ 光華廣場/ 百利商業中心/ 耀星華庭/ 俊暉華庭

Facebook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