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反思城市規劃的可能性

反思城市規劃的可能性

2014年6月20日晚,我站在政總外聽卓佳佳的分享,反思「生活」、「發展」、「土地」、「規劃」的可能性。

這些熟悉的詞語,到底可以有多少可能性?

2015年12月遊荷蘭,幾乎第一眼我便愛上阿姆斯特丹。市內的傳統建築與現代建築各安其位,互不相爭;你分不清哪些是社會住宅,哪些是普通住宅,它們完美地融和於繁華但不壓抑的鬧市中;行人道、單車徑、馬路、電車軌道,在複雜的道路設計中各佔席位,相處和諧。郊外,綠油油的農地在冷風中休養生息,靜待花季的來臨,鴨子、天鵝、馬、羊等,無拘無束地在農地上生活、休憩。沒有花海的田地,你更能清楚看到當地人對農地的珍視。

荷蘭大部份的土地由公營部門管有,分配土地使用時會全盤考慮人在城市中的生活品質、各階層的融合情況等因素,力求建設一個多元融和,可持續發展的城市。

這就是荷蘭「以人為本」的城市規劃,你不再驚訝於何以他們由本來的「與海爭地」,變為將土地還給大海。

這也是「生活」、「發展」、「土地」、「規劃」有另一種可能性的例子。當你發現這些詞語有其他定義時,你就會知道,守護新界東北,其實也是守護我們對生活的自主權。

在杜海濱執導的《少年小趙》裏,曾是愛國少年的小趙在推土機迫近家園時,只能潸然淚下,就算手上的攝錄機將一切拍下,他也知道在腐敗的體制下,沒有人可以幫助他。這一幕深深觸動我。今天是馬屎埔,明天可能是你家,請不要等到推土機迫近時才反思土地規劃的可能性、反思城市發展的新方向。

要改變現況很困難,但並非不可能。正如卓佳佳當晚所言,緊握拳頭,我們便是力量。走進馬屎埔聲援;捐款給馬寶寶社區農場;告訴身邊的朋友「新界東北」所謂何事……讓我們一起行動,做我們有能力做的事。

因為,我們需要為自己、為下一代保留一點自由選擇生活的空間。「正正因為我們上一代沒有瘋狂開發新界的鄉土,我們才有保護及回眸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