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讓心態解放孩子

讓心態解放孩子

香港學童自殺事件不斷,聞者痛心。雖然現階段總總結原因是言之過早,但成長環境往往決定孩子的心理素質,無形中影響他們人生中恆河沙數的選擇。

香港教育制度中的填鴨式灌輸,無異令學習變成一種機械式過程。堆積如山的功課和訓練都構成透不過氣的環境,窒礙孩子的多元發展。倒模式能力成為潛規則,每個孩子的「興趣」均大同小異,不同個體彷彿是理想像的複製品。如斯環境下,「成功」囿於單一價值,孩童易受困於片面的自我解讀,漸次影響內在和外在評價之間的平衡。要培育有助健康成長的環境,我們必須思考如何從心態和環境入手。唯有跳脫社會過度重視競爭和成績的惡性循環,孩子才能重拾平衡發展。

史丹福大學心理學教授 Carol Dweck 在著書《心態致勝》 中分別說明了「成長心態」和「定型心態」。前者是相信自己和能力本身可以經由努力改變和塑造的彈性思維;後者則相信能力或本質等是固定,難以改變的。在著重分數的教育制度中,不斷評價和考核學生實際上是助長「定型心態」的形成。分數作為一種外在評價的準則,無法完全總括學生的學習成效。但在學校甚至家庭內,我們往往會以分數或不同評價定斷孩子的能力。久而久之,孩子容易片面地相信甚至依賴這些外在評價,變得對自己的學習缺乏正確的理解和反思。讀書成為追求結果的過程、而非促進自我成長的工具。「求學是求分數」蔚為風潮,暗示的就是「分數=能力」這個潛規則。當我們扭曲了分數的意義時,分數則無可避免地扭曲學習的真正目的,更無法建立一個健康的自我認同觀念。整個社會在單一乏味的價值取向下發展、終會走入死胡同。在這種地方、任何人都無法發揮最大的自我價值。

競爭是無可避免,但我們可以選擇如何面對其過程和結果。任何壓力均是累積和消散的循環。在教育制度改弦易轍之前,學生難以避免高壓的學習環境。競爭本來並無不妥,但家長和學生對競爭的執著往往加劇競爭。整個教育環境迎合這種口味,以訓練取替學習。當家長眼見周遭的小孩年紀輕輕就懂得數學,音樂,外語等,不難想像他們會覺得自己的孩子也有這個學習能力,只要一點兒訓練就懂得一樣的多。 在無意識的比較心理驅使下,孩子越學越多,越學越深。而面對升學,學生則陷入「囚徒困境」,深信補習是在競賽中防止「蝕底」的最好辦法。每一個人只是做最合理的選擇,但真正學習的回報卻減少。即使我們大部分人都相信分數絕非一切,但在追求分數路上,願意放慢腳步,對學習作一番思考的人寥寥無幾。

香港教育制度的根本問題,並非過程和結果的二元對立。學習本來是兩者的結合,關係密不可分。事實上,華人社會過分重視成績的文化,多少是受了中國傳統教育制度的影響。自唐代起,進士考試漸漸代替了門弟勢力,成為社會下層平地拔起,廁身仕宦的重要途徑。教育頓時被視作提升社會階級的工具,考試是其終點。自孔子以來的人文教育,因政治需要成了科舉的附屬品。如斯考試制度與其實用性大概塑造了往後東亞社會對教育的一種「誤解」,形成「書中自有黃金屋」的觀念。

任何教育制度都必須量化進度和成果,但兩者並不主宰任何教育理念和個人價值。正如財富並不完全代表一個人的成就,分數亦非學生的所有。在社會上,分數只是形形色色的外在評價之一。孩子如何學會健康的自我評價,這是家長和學校的責任。這種如何學習的教育是一種心態的教育。教育作為承擔社會未來的載體,實際上時刻回應著社會持份者的訴求。即使我們如何歇斯底里地呼喊對教育制度的不滿,教育制度與其文化只會根據我們的行動作回應。不願意作出行動的咆哮,是永遠改變不了任何根深蒂固的文化的。

Facebook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alexdiscu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