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用藝術說話

用藝術說話

作為香港藝術家我哋冇一個公會或者任何機構代表我哋,作為同行及朋友我哋可以做嘅只有互相支持。就算唔係朋友見到一份咁好嘅作品係無理由嘅情況底下被停止,仲要被扣上沒有專業操守的罪名,我覺得我哋應該問個明白。

喺度寫左一封以個人名義向藝術發展局嘅回應。希望大家如果都有呢個感覺自己都可以作一個回應,講下自己嘅感受同埋睇法,希望藝術發展局可以作出溝通比「業界」一個合理嘅回覆。全文如下:

致:香港藝術發展局

香港藝術發展局於2016年5月22日向黃宇軒及林志輝發出聯合聲明的個人回應
黃宇軒及林志輝於九龍ICC大廈上的作品「從現在開始,我們就是60秒的朋友(現名「倒數機(2016)」」於晚上收到藝術發展局通知該作品不再屬於展覽的展出項目。原因為他們違反與策展人及局方的協議,認為他們的行為將危及業界未來於公共空間展示藝術品的可能性。

1)究竟他們的作品是如何違反與策展人及局方的協議?

2)這次事件如何危及業界未來於公共空間藝術品展示的可能性?

在多月前黃宇軒向我提及這件作品的概念,是受王家衛電影《阿飛正傳》內張國榮與張曼玉的對白啟發,以倒數的方式讓人反思時間的概念。而倒數及時間在香港人來說可能有更多的意義。當然最後看到的一串九位數字是朝向2047年倒數,當中包含更多不同的可能性。2047年可以是一個年份、一堆數字,亦肯定是2048年之前一年。當然2047年7月1日亦可以看成五十年不變屆滿的日子,這也是其中一個可能性,究竟黃宇軒及林志輝的作品如何危及業界未來於公共空間藝術品展示的可能性呢?我看到的是這件作品為香港的公共藝術作了一個十分良好的示範,同時亦在各方面啟發了公共藝術作品的可能性。從前我們對於公共藝術作品的理解限於放置在公園內一般與我們生活沒關連的雕塑。又例如由18區區議會撥款於2007年起合共三億港元放置在18區內興建地區小型工程,當中包括那些不實用設計的避雨亭及各區奇形怪狀的地標。

今次黃宇軒及林志輝的作品,以簡單直接的方式把時間的倒數器設置在香港中心區域高樓大廈的玻璃幕牆上,活生生把無形的時間以視覺化的方式呈現在公眾面前。不同成長背景的人士對於藝術品會有不同的看法及理解。可能有些觀眾會因而覺得時間寶貴,捉緊每一秒充實地生活,亦可能有些悲觀的朋友會覺得時間在我們面前流過,我們站着卻無能為力。亦可能有些朋友趁着這個機會角色扮演,帶同心儀的另一半到維港兩岸藉着這60秒向對方表白。

藝術在於我來說是每個人也可以平等地去了解、詮釋及發聲。藝術品透過不同背景人士的意見及討論,從而對身邊生活的人了解更多。我們在同一個城市生活,但肯定每個人也會有不同的成長背景,如果沒有胸襟及嘗試去了解他人的意欲,我們如何可以把香港我們生活的地方變成一個更加文明的城市呢?

在此我以個人身份向藝術發展局提出問題,希望透過討論得到合理的答覆。

1)首先,藝術發展局作為推動本港藝術發展的政府部門,又以什麼理由去把這件作品從展覽中抽出?用什麼角度去理解藝術?如果藝術失去了想像的空間,不同角度思考的可能性,那藝術代表了什麼呢?

2)以藝術發展局在是次事件中對待藝術品的水平,作為業界又如何相信藝術發展局能推動本地藝術在健康的環境中發展?

3)現在藝術發展局的決定是否獨立,確保沒有任何政治審查?

4)信中提及是次作品危及業界於公共空間展示藝術品的可能性,是指這次的事例將會收窄藝術發展局對本地藝術家於公共空間展示作品的自由度嗎?

就以上問題希望得到藝術發展局的回應,亦歡迎與業界作更深入的討論。

本地藝術工作者
盧樂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