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自主學習:用手冊來管理時間

自主學習:用手冊來管理時間

【文:戚本盛 @進步教師同盟】

香港中學有學生手冊始於何時,不知是否可考,我自己是唸小學時有手冊,上中學後沒有,於是曾認為不用手冊是升中的進化。大學畢業後任職教師,發覺連中學生也有手冊,對此曾不以為然。回頭再看,當年看法或太草率,大抵是因為不明白學習原理之故。

學生手冊是主要功能是讓學生記事自理吧,當然家長通訊欄也可讓教師和家長互通消息,前者屬學生自主,後者則類似監察,二者此消彼長,像坐在蹺蹺板上:監察做多了,哪來自主?自主做得好,便無須監察。固然,完全的自主和總體的監察,位處兩極,中間監察漸退讓自主漸進,就是學習的過程。不過,以中學生來說(起碼對高中生而言),把家長通訊放到學生手冊裡,是大煞風景的。

至於記事,無非是約會和待辦工作兩種。約會記事以日期排序,月曆、週曆、日曆均可,只要翻到某天,當天約會便一目了然。約會要記下日期、時間,當然跟誰約會和做甚麼是重要的,同是看電影,班中大伙兒一起看,跟和戀人結伴看就大有不同;地點在哪家戲院也重要。學生生活到底簡單,約會所記往往以事為主,例如周六09:00-10:00記下「化學補課」,其他的都不必寫了;又或者周日08:30寫了「大尾篤燒烤、大埔站集合」便大抵已足夠。

待辦工作也以事為主,事分有到期時限和沒有時限兩種。待辦工作的形式多是清單或表列,事項和到期日是必備欄目。可以留一欄作「完成」的示意,完成一項工作後在該欄作一記號,或者索性整項劃掉,都有鼓舞人心的作用。待辦工作也可以再有不同分類,以記號標示大項便好,不宜過份零碎,例如H代表社(HOUSE)的工作,AT代表田徑隊(Athletic Team)之類,最多的理應是各式功課,便不必標記,只要看到沒標記的,準是功課無疑。

待辦工作的記下時序和到期時序不同,若多起上來,閱讀是有難度的,而手寫的清單也難以檢索,例如要查檢今明到期的工作,便不及e版按日期排序或篩選方便。同時,手寫記事和待辦工作難以合併,除非重抄一遍,否則便要翻來揭去才可一併了解某一天的約會和到期工作,這方面Google Calendar近來有了整合約會和待辦工作於同一天日曆下的功能,可以考慮推介給高中學生。對初中或小學生來說,手寫記事、翻來揭去既可促進思考和記憶,所記事項也較簡單,保留手寫、棄用e版對學習的作用更大。

此外,一年的校曆表,和每天的上課時間表,均是學生手冊少不了的。再加上必要的資料,如學生自己的名字、班別,和一些有用的資訊,例如天文台發出的風暴或大雨訊號後須否回校上課的應對等等,合起來便成為一本雖然最陽春,但已夠供學生學習管理時間的工具。

(自主學習之時間管理,之一)
(圖:thestand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