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自主學習:管理時間就是管理自己

自主學習:管理時間就是管理自己

文:戚本盛 @進步教師同盟

沒有誰可以擺脫時間,穿越時空或停住時間是科學家的探索或科幻片的想像,對常人來說,無論做或不做甚麼,時間總有自主自成的規律,不由人們分說。如此說來,所謂時間管理,並非真的管理時間,而只是管理好某段時間中我們自己做或不做甚麼,一言以蔽之,我們常說的時間管理,其實就是對自己的管理,這也正是時間管理在自主學習不能缺席的緣故。

細心的讀者也許已經留意到,上一段談到時間時,我已悄悄在時間前加進「某段」二字。時間其實是綿延不斷的,把時間指定某些點,然後分割成段,其實只是時間意識上的處理,只是為了我們方便管理自己。分段是管理時間的第一步,把上課時段分成卅五至六十分鐘不等的教節,中間插以若干小息,每個小息有十五至廿分鐘,以及一小時左右的午膳時間,便構成一個全日制學生的上課時間表。

這樣的分割時間,大抵是社會工業化、生產線發明後的產物,工業化以前當然也有時間意識,但那時的工作和生活是「事工導向」而不是「時間導向」的,時間的指定或分割是較模糊的,像「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其實沒有指定作息的鐘點,起碼沒有像今天學生上課時間表般準確至分鐘。

如果管理時間其實就是管理人,那麼,這樣的準確至分鐘的時間表,其實就是對學生作準確至分鐘的管理,例如,八點十五分全校學生就要集隊早會,聽取訓話或演說,八點卅分就要早讀,八點五十分開始上第一課,九點半上完第一課之類。這其實也假設了在這些時段學生有能力、有意志集隊、早會、聽演說、早讀、上第一課和上完第一課,若我們稍為了解青少年(甚或人性),都會知道這樣的假設不易成立,或者,要成立的話須付出相當的代價。

所付出的代價是否值得,相信是教育哲學的長期課題,可以爭辯不休,例如「服從」和「從眾」是否應作為一種重要的學習目標,的確可議。從自主學習的角度看,如此精確的時間表其實在剝奪了學生(學習)管理時間(也就是管理自己)的機會,簡言之,一聽到鐘聲便收拾課本,而不是按教師的講解或自己的聆聽,這便是他律而不是自主。

培養學生自主的時間管理的總原則是,時間非得有學生的選擇或思考安排不可。如果學校上課日的時間表一時改變不來,那麼學生回家自己溫習的時間安排還是可以善用的,例如以較模糊的時段劃分,某一時段的具體開始或結束時間,必須由學生自行決定,持之以恒的話,所培養的自主意識決不是準確服從既定時間表可以做到的,同樣道理,時間規劃時一定的留白,也有同一功效。

(自主學習之時間管理,之二)
(圖:thestand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