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去年全港1,022宗自殺死亡 兒輕生母悔無正視先兆

(獨媒特約報導)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昨天(6月25日)發佈2015年全港自殺死亡統計數字及分析,去年全港共有1,022宗自殺死亡個案,數字比2014年微升15宗。

2015年有關學業的自殺求助個案有229宗,比2014年217宗稍為上升。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自殺危機處理中心主任何永雄指出,「自殺係整個社會問題,教育氣氛、家長對學歷嘅執著等等都會有所影響」,要改變「求學不是求分數」是全面的工作。有見及此,機構亦延長了一倍「真心話室」的服務時間,時間為早上8時至凌晨2時,方便年青人透過網絡向義工分享困擾。

長者自殺率最高

另一令人關注的是長者自殺率持續高企,2015年70歲以上自殺人數達207宗,是最高自殺數字的年齡層。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主席周婉芬指出,「香港近十年都有呢個現象,長者自殺原因主要因為健康狀況差,唔想成為家人既負擔」。另外隱蔽長者數字上升,他們大多較為被動,不願說出心聲。 她希望社會大眾多關心身邊的長者,以免悲劇發生。

何永雄則坦言機構人手有限,透過區議會、醫院、社福機構等合作,才能夠把網絡擴大,接觸到更多不同的求助個案。他們亦與長者安居協會合作,提供培訓,成效亦不俗。

2015年自殺數字當中,男性亦佔6成多,機構解釋指可能源於傳統中國男性自尊心較強,傾向以自己能力解決困難,較少向外人求助。被問及有何應對措施時,周婉芬指出貴機構的電話熱線服務便能解決男士尊嚴問題,因為不用面對面傾訴,而且亦十分方便。

IMG_2946
阿珊

兒子自殺 母走出「荒島」重拾笑容

阿珊年約40,就讀初中的長子於數年前在家中以毛巾自縊身亡,使她痛不欲生。阿珊稱「當時我覺得好似自己一個人係荒島咁」,「我唔知自己幾時可以有返笑容」。

阿珊憶起長子時眼泛淚光,她十分後悔沒有和兒子好好相處,經常因打機問題而引起爭執,亦忽略了兒子自殺危機的訊息。兒子曾兩次嘗試以毛巾上吊,並向父母坦言只是玩,未有做成意外,所以阿珊初時未有為意。後來兒子的情緒比以往波動,她有上網查閱抑鬱症狀,但阿珊與丈夫沒有選擇相信兒子,以為兒子只是用威脅的手法,換取玩電腦的機會,使她十分內疚。

被問及事情發生後如何面對,阿珊指出自己亦曾想自殺,但丈夫的一番話令她打消念頭,「老婆你唔可以塌低,你一塌我就會頂唔住」,而且當時亦有幼子需要照顧,使阿珊堅持下去。

她參與治療小組時,發原來很多家庭都面對學童自殺問題,自己並不是孤身一人,「見人哋而家都可以重拾笑容笑得咁開心,唔知自己又得唔得呢」。同路人的支持與鼓勵,亦能讓受害者走出陰霾。

事隔數年,阿珊教導幼子亦有一定困難,因為長子的離世,使她不敢過份約束幼子,但學校亦會希望家長適當管教幼子,令阿珊十分困擾。

阿珊希望告訴其他家庭「千奇唔好禁的小朋友太勁,小朋友個個唔同,無得話強行咁多」。她亦指出「無論父母仔女亦好,都唔好鬥氣,因為咁會做成好大傷害」。

IMG_2949
資深危機服務員韋賽姬

社工:資訊過於發達

資深危機服務員韋賽姬指出,現今資訊過於發達,更容易令心智未成熟的學童嘗試自殺。她指出,「小孩因為讀書壓力大,喺現實抵抗唔到父母同學校,唯有訴諸網絡,爭取公義」。她提及日本曾推出一些教導人如何無痛自殺的書籍,她接觸過一些學生真的按著書中教導的方法去嘗試自殺,令她大為震驚。另一方面,不少學生亦向她指出,死後便能去到另一個世界,繼續做他們想做的事,這些錯誤的想法令她十分擔心,心智未成熟的學生在接觸大量資訊時容易產生不少誤解,但資訊的發達使更難限制這些謬誤。所以,她希望不要再助長歪風。

記者:文海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