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科技人看醫委會改革

(攝:Manson Wong)

文:譚世華

作者為紐約大學電機工程學博士,現職於金融業軟體工程師,前線科科人員

醫委會改革,根據政府的說法是要增加業外人士參與、改善投訴機制、便利海外醫生執業。對首兩項,我相信多數人不反對,但是第三項卻是整件事情的重點。誰都明白,現今形勢下的海外醫生恐怕和各間大學的大部分外來生一樣,都來自同一國家。或問,現今醫患比例懸殊,多點醫生不好嗎?實情可能壞處多於好處。筆者不是醫生,但可從幾方面說明問題所在。

筆者從事的科技行業長期人手不足,甚至已嚴重至影響業務發展。本人服務的公司亦不例外,但公司上下的共識是請人不難(提高薪金水平然後來者不拒就可以了,換作醫生,就是胡亂提高合格率),請好幫手很難。一個好幫手必須要有高技術水平,要和其他同事合拍,才可以有協同效應,否則只要有一位不合格的員工作團隊中,做的每一件事都要其他同事「執手尾」,所做的破壞已等同於減少大量人手。

海外醫生的水平如何,很難一概而論,而且筆者無謂班門弄斧,但我相信與之接觸過或見過病人海外求診回港跟進的前線醫生最清楚。不過醫學院的訓練是很地區性的。以美國為例,在醫院會診是很常見的事,因為美國的醫生通常只修專科,入院的病人實際上要如何處理,就靠數個不同的專科互相交換意見,以確定適當的治療策略。這方面香港就很不同,大部分情況,前線醫生可作初步判斷再交專科跟進。再加上法律、程序、制度、用藥習慣等等,一個非本地訓練的醫生要在香港和其他醫生合作,恐怕不一定容易。筆者認為,以前容許英聯邦醫生來港執業,並不是因為英聯邦的政治聯繫,而是因為同一個醫學訓練系統的共通性。故此,引入海外醫生並不是引入外傭一樣簡單。

從另一角度看,如果真要引入海外醫生,誰人懂得做審核?筆者經歷過二千年科網熱潮,見過不少有趣的行業生態。例如說,那年頭只要懂得寫兩句 HTML 就可以入行、那時候人人一窩蜂擁去讀 MCSE 等等的証書。時至今日,香港業界仍有不少請人的笑話,例如勞工處那些不合常理的招聘告示常常為行家所取笑,究其原因,不難發現就是聘請工作由 HR 部門負責,而 HR 部門又不懂得科技之故。近年外國興起用 FizzBuzz 作軟件工程師的篩選門檻,要求應徵者寫一個十分簡單的程式,這只是第一步亦是唯一可以由 HR 部門負責的步驟,之後就是一輪又一輪的面試,都是由公司內部相關職系的員工負責,不是你將來的直屬上司,就是你將來的同事,應徵過程再見到 HR 員工已是講解聘用合約之時。這樣的設定是因為一個員工能否適任,已非單從學歷和經驗可以判斷,只有同行才有辦法衡量一個人的能力和是否跟得上時代。亦因此,如 Google 等的科技公司,會聘有科技背景的 recruiters,以保証能用行內人的眼光作招聘。

同一道理,筆者不明白沒有醫學背景的人怎能負責引入海外醫生或判斷醫療程序是否合理。當然,不是說醫委會不應有業外人士,而是業外人士的比例上是否適當,以及是否要在自己都不清楚不肯定的範籌下決定。最重要的一點是,委任委員的效忠對象惹人懷疑,公眾難以信服這樣的一個委員會是能專重醫學專業和為廣大市民著想。

筆者消極地切想,將來或者會出現病人未求診先質疑醫生的資格,另一方面,縱使人手增了本地醫生的工作量反而更大,形成兩面不討好。這樣做的直接後果,恐怕會令香港的醫學界如同科技業一樣,整體士氣低落,難以覓得品德能力皆優的人才,只是科技行業最多令機器運作不順,但醫療行業卻可直接令人死亡。